社会不会等待你成长
社会更多是世俗的利益交换场所,是市场,搞的是“平民政治”;评价标准主要不是你的智力高下(尽管聪明和智慧仍可能帮助你),而是你能否拿出什么别人想要的;这个标准不是中心——老师——确定的,而是分散——由众多消费者——确定的。
同学们千万不要把自己16年来习惯的校园标准原封不动地带进社会,否则你会发现“楚材晋不用”,只能像李白那样自我安慰,“天生我材必有用”;甚至更极端,成为一个与社会、与市场格格不入的人。
如果有什么素质,有什么潜力,有什么后劲,你都给我拿出来,就给我变成实打实的东西——也许是一份合同草案,也许是一次成功诉讼。
大学的文科教育往往令许多人从骨子里喜欢那种激动人心的时刻和时代,甚至使人膨胀。但这不是,也不可能是,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只是学院中想象的生活。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也只能生活在,日常的琐细之中。
我从没担心北大毕业生没有理想,或不够远大;却总是更多担心,你们能否从容坦然面对平凡的生活,特别当年轻时的理想变得日益遥远、模糊和暗淡的时候,也因为,我要说,几乎——如果不是全部的话——每个雄心勃勃者都注定不可能完全实现自己的理想。
他没有成为一位被纪念的人,甚至不会被许多人长久记住,但他是一位令他的同事和学生怀念的人。
18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