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頁
【第26頁】「這種想法是人類價值觀影響的結果。人類有了強烈需求之後創造了我們,讓我們從一張普通的紙變成財富的象徵,我的存在就代表著價值。所謂的靈魂,其實是人類的集體意識賦予我們的。」
「那妳知道人類使用者的想法嗎?」
「當然,我們本身就反映了使用者的想法。金錢跟人的腦波是同步的。」
「這是什麼意思?」
「我們就像映照人類的一面鏡子,天生懂得人心,也變成人類心靈的一部分。我們跟人類的心靈有著同步感應,量子物理學家不是說觀察者會影響被觀察者嗎?我們就無時無刻不受到觀察者的影響。」
【第28頁】「錢跟人類的腦波同步,這意味著什麼呢?」
「很簡單,你喜歡錢,敞開心靈歡迎它的到來,那麼,它也會喜歡你;反之,你不喜歡它、抗拒它,它也一定會抗拒你。這說明了你跟它不同步,就代表你可能會錯過擁有它的機會。」
【第30頁】「去了銀行。通過銀行,我們又到了很多人的手裡,不斷地流動。」
「你們喜歡流動嗎?」
「喜歡。」
「你們是喜歡不斷流動,流到不同的地方,還是更喜歡待在一個地方。」
「我們不會只待在一個地方,我們更喜歡到處流動。錢不流動就無法發會作用;流動愈頻繁,我們就愈有價值。只有在流動中,我們才能創造出更大的價值。」
「這麼說,錢很喜歡人們使用它,對嗎?」
「是的。人們愈開心地使用我們,我們愈開心。因為這正是錢的價值所在。」
「妳是說我們即使花錢,也要開開心心的?」
「是的。告訴你一個祕密,你若開開心心地花錢,花出去的錢還會在回到你手上,而且迴圈回來後會帶來更多的同伴。」
「哇,那太好了。我以前還一直以為錢花了,就不再擁有了。」
【第31頁】「如果我不開心呢?」
「不開心的人很容易失去錢,也不會感到富有。尤其在你患得患失、心懷恐懼的時候,錢很容易跑走,不再回來。」
「這麼說來,我每天都要想辦法讓自己過得開心才行。」
「是的,但開心不能勉強,發自內心的喜悅才是真正的開心。」
「人們常常因為失去錢而不開心,沒想到反過來思考其實更合理;恰恰是因為不開心才讓他們失去錢,這樣說對嗎?」
「對的。」
「如果我很喜歡錢,只賺不花,錢會喜歡嗎?」
「錢不喜歡這樣。」
「為什麼?」
「表面上只賺不花的人很喜歡錢,在潛意識裡卻是害怕失去錢。」
「那錢會怎樣呢?」
「錢會離開他們。一旦失去錢便不開心,說明並沒有真正懂得金錢的感受。」
【第34頁】「是的,太超過了就不好了。錢不喜歡流向心懷恐懼的人,它喜歡流動,喜歡流向穩定的磁場和喜悅的情緒。一個人沒有負面感情,就可以擁有更多的錢。你愈發愁,錢就愈少!」
【第35頁】「如果你不了解錢,就要學會對錢心存感恩,這樣它也樂於幫助你。」她繼續說。
「謝謝妳,我明白了。除了心存感恩,錢還希望人們怎樣對待它們呢?」
「總地說來,錢喜歡它被用在最有價值的地方,喜歡人們以尊重和感恩的態度去使用它。」
「能說得再具體一點嗎?」
「譬如說,有些人習慣把零錢隨便塞在抽屜裡、衣櫃中、化妝檯上、枕頭下,或四處亂擺。其實,再小額的錢妳也要珍惜和尊重,它們不喜歡被人棄置在角落哩,而是希望你把它們的價值發揮出來。」
「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嗯,看起來我們平時的確要注意這些細節。還有呢?」
「心存恐懼的人常常不懂得尊重錢,他們會把錢弄得皺巴巴的,在口袋或錢包裡把它們倒置,或到處亂放。」
「原來把錢弄得皺巴巴的也代表恐懼?能解釋一下嗎?」
「是的,人們把錢弄得皺巴巴、破破爛爛的時候,傳遞出來的資訊是他們不看重錢。錢也害怕倒轉,經常把錢倒過來放的人在某種程度上也傳遞了扭曲的資訊。人類潛意識裡對上下左右的方式、秩序形成了固定的法則,是很難改變的,就像人們不習慣倒著走路一樣。一個人經常把錢倒著放,表示他的潛意識是不穩定的,心存恐懼的人很容易如此。」
「心存恐懼的人還有什麼表現呢?我也想知道自己是不是這樣的人。」我迫不及待地想了解更多。
「心存恐懼的人害怕花錢,不相信錢會再回來。而當他這麼想的時候,錢就真的不會回來了,於是愈用愈少。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錢是配合他們內心的想法而變少了。」
「妳是說,如果我不怕花錢的話,花出去的每一筆錢都會再回來,是嗎?」
「是的。」
「如果有人找我諮詢,付給我報酬,以後它就會再回到它那裡?是不是意外著以後會失去這筆錢?」
「錢到你手裡,總有一天妳會把它們花出去,這時候錢會很開心。錢在流經的每個人手中,都會演變成更多的形式。每個人得到了自己想要的,錢也會愈來愈多。」
「如果是這樣,我們就真的不用為花錢而發愁了。」
「是的,前提是你花出去的每一分錢都是正當的,它們是真正屬於你的,你花這些錢的時候心裡沒有任何罣礙。」
「如果心裡有罣礙的話又會怎樣呢?花掉的錢就不會回來嗎?」
「往往是這樣。心裡有罣礙的人,思想頻率會變得不一樣,他心裡面不是喜悅,所以錢在他那裡通常只會變少。錢更喜歡流向開心和喜悅的人。」
「我想知道,為什麼有些人會怕花錢呢?」
「那是因為他們內心恐懼,害怕錢會失去、會變少。錢不喜歡流向心存恐懼的人。」
「謝謝妳告訴我這麼多有用的訊息,我會記下來,也會傳遞給更多人,讓他們明白如何了解錢、尊重錢。那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不恐懼呢?」
「想要有錢的話,一定要學會尊重錢,也許你可以先從學會整理好自己的錢和錢包做起。一個人錢包裡的紙幣擺放得凌亂無章,是很難吸引錢的。學會愛錢,財運才會好。」
「難道不是每個人都很愛錢嗎?」
「當然不是。有很多人只是對錢有慾望,內心裡卻並不真的愛它。」
「嗯,明白。對錢恐懼和不恐懼的人又分別會有怎樣的表現呢?」
「看他花錢的方式和態度就能知道。對錢心存恐懼的人,表面上是他在支配錢,實際上卻是被錢支配;就像表面上牽引風箏的人,其實是風箏牽引著他。」
她停頓了一下,接著說:「心無恐懼的人在賺錢和花錢的時候,心裡都沒有罣礙,錢也會給他帶來更多的同伴。」
【第47頁】「謝謝妳的鼓勵。我還想知道,有錢人都具備什麼特質?」
「他們願意服務更多人,尤其是能為更多人創造價值。」
「我明白了,比爾‧蓋茲、華倫‧巴菲特、李嘉誠.....這些有錢人都是能為更多人創造價值的人,是這樣嗎?」
「是的。」
「有錢人都分布在哪些行業呢?」
「各行各業,每個行業、領域其實都可以創造出巨大的價值,也有很多富有的人。只要你能懷著對人們、對社會的愛,在你的專業裡為更多人服務、創造價值,那你一樣可以擁有很多錢,成為你所在領域裡的國王。」
「如果我從事的不是喜歡的行業,我該怎麼創造價值呢?」
「當然,你要從事你最喜歡、最感興趣的事業和工作,才能為更多人創造更多價值。」
「妳上次說到金錢喜歡心懷感激的人,而不喜歡心懷恐懼的人,是這樣嗎?金錢流向哪裡,也受情感的影響嗎?」
「是的。你喜歡跟開心的人在一起,還是喜歡跟整天愁眉苦臉的人在一起?」她反問我。
「當然是開心的人。」
「那就對了。這兩種心情主宰著人們的財富甚至命運,一種是平靜、喜悅、富足的心,一種是充滿恐懼的心。」
「心裡有什麼,就會吸引來什麼──吸引力法則就是這個意思嗎?」
「可以這麼說。」
「錢不喜歡心存恐懼的人。上次妳提到有些人會把錢到處亂放,有些人則過於害怕花錢、不相信錢會再回來等等,心存恐懼的人還會有哪些表現呢?」
「心存恐懼的人常為了一點點錢跟別人計較,凡事愛討價還價,對金錢的流動缺乏信任。」
「嗯,妳這麼說讓我想起常在市場看到那些總愛討價還價的人。」
【第50頁】「心存恐懼的人總是很自卑,缺乏價值觀,不敢擁有高品質的東西。」她說。
她停頓了一下,又繼續說:「心存恐懼的人害怕失去錢,會去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甚至有些人一輩子都不敢輕易嘗試自己喜歡的事,所以失去了創造力。他們認為必須先做自己不喜歡的工作,直到存夠了錢再去做自己喜歡的事。」
「嗯,這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還有嗎?」
「心存恐懼的人不僅害怕把錢花出去,也害怕擁有錢。」
「害怕擁有錢?怎麼會呢?」
「是啊,表面上都喜歡錢,但潛意識裡卻害怕擁有更多的錢。例如擔心錢多了會被人騙,怕自己或家人不安全,他們腦子裡想的與內心真實的情況其實是相反的、是矛盾的。」
「還有嗎?」
「再比如那些工作上沒有行動力、不願付出努力,卻想要一夜暴富的人。」
「妳這麼說讓我想起自己的一些朋友,他們做著不喜歡的工作,盡是被社會上流行的成功學口號激勵著工作賺錢,卻總是缺錢。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因為他們不是發自內心地喜歡自己的工作,還沒有找到真正能夠發會自己價值的事情,只是在外在的激勵下賺錢。一旦成功學口號的力量在他們的現實生活裡消磨殆盡,就不可避免地感覺到挫折。」
「嗯,這是為什麼呢?難道他們內心裡害怕金錢......」
「人們的潛意識裏存在各種各樣的恐懼,表面上也許意識不到,但會表現在對金錢的看法上。例如,有的人害怕得不到別人的認同;有的人總擔心會失去收入和基本生活保障;有的人怕被客戶拒絕;有的人則是討厭跟人打交道......」
「當人們無法認知到自己內心的恐懼時,該怎麼辦呢?」
「這也是我想和金錢溝通的原因。還有,甚麼樣的恐懼會讓人失去錢呢?」
「任何形式──前述那些恐懼都可能產生影響,讓人失去為他人創造價值的機會,最終導致不僅不能吸引金錢,反而失去金錢的結果。」
「妳是說只要心懷恐懼,就會影響金錢的流動嗎?」
「是的。歸根究柢,恐懼是一種能量;錢,也是一種能量,相同頻率的事物會互相吸引。恐懼導致金錢流失,而喜悅會吸引金錢到來。」
「嗯,人內心的恐懼是怎麼產生的呢?」
「這個問題屬於你的專業領域,也是你以後能幫助別人的著力點,並從中發揮工作的最大價值。」
「謝謝妳這麼說,可是很少人願意接受自己內心的恐懼,更少人會主動探索自己內心的恐懼。」
「是的,很多人其實是處於睡著的狀態,即使在清醒時也彷彿像被催眠,所以,大多數人首先需要被喚醒,醒來的人才能意識到自己的恐懼;其次,一個人無論內心害怕什麼,都需要敢於直面這份恐懼,勇於面對不逃避,才能了解金錢、了解自己。」
「嗯,人們愈是逃避,內心的恐懼就如雪球般愈滾愈大。你對我這份工作有什麼好的建議嗎?」
「你的工作很有價值。人們從來就不是因為缺乏創造價值的能力而貧窮,而是因為無法正視並突破自己的內心,以致無法發揮創造力。如果一個人無法看清自己潛意識裡的恐懼,他不僅吸引不了金錢,反而會失去金錢。」
「市面上很多致富書籍似乎都談過,一個人要很清楚自己追求的目標,並把夢想圖像化、具體化,除了這些之外還有更重要的嗎?」
「這只是其中一個面向,更重要的是這個人潛意識裡對金錢的態度。如果人們沒意識到自己對金錢的恐懼,再怎麼努力追求夢想也存在阻力。」
「妳是說,這兩個面向要並重,除了要有清晰具體的目標並創造價值,還要清理自己的潛意識對金錢的恐懼,是嗎?」
「是的。」
【第54頁】「如果一個人意外地得到一筆財富,例如中了彩券,又怎麼解釋呢?他並沒有創造相應的價值啊!」
「有一種可能是,他曾經從其他事情上間接創造出相應的價值,只是當時還沒彰顯出來。若非如此,他得到的這筆錢可能很快就會失去。」
「為什麼呢?」
「因為他承受不起這麼多財富,會由於各種可能而失去。中國古人說『厚德載物』,宇宙中就是平衡的。」
「妳說過,一個人心裡若沒有恐懼,做的是自己喜歡的事,金錢就會不請自來;還有,喜悅地把錢花出去之後,它還會再流回我們身上。金錢會以什麼方式流回來呢?」
「任何方式都有可能,金錢流回來的方式和人們失去它的方式一樣多。」
双某讀小書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一頁
-
重點整理:療癒你與金錢關係的溝通筆記
首先,把心靈的頻率,調整得跟金錢一樣。 你的心愈自由,愈能跟金錢溝通。 金錢的意義,由人...
-
財富的心靈法則
金錢是一種能量,敞開心靈,就能與金錢溝通。 改善你和金錢的關係,從你觀看金錢的方式開始。...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