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内在无穷大》笔记(五)
在母亲离世的那一年,我特别的颓废。感觉没有了母亲的生活实在活得没意思。从没想过没有她老人家的日子怎么过。 因为太依赖她了,分离和告别真得有点残酷,同时让我看到了自己的脆弱和无助。 在《庄子·齐物论》中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其实,人类生命的开端:既是出生也是一种告别。每个人的出生,,也是死亡的开始。 我们天天都在生死中新陈代谢。还有每个人的思想也一样,当我们新的思想诞生时,就会替代旧思想。所以,当分离和告别让人不舍时,也是我们成长与整合的必要条件。 自己尽管知道这个道理,但面对亲人的离去,还是有无数的不舍。好在,现在转过了这个弯。 通过读书,知道了亲人的离世,实际上是用另一种方式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唯有好好活好自己,才是对逝去亲人的慰藉。 父母与孩子之间,本来就是渐行渐远的过程。 父母与我们如此,我们将来与自己的孩子也是如此。 《我的内在无穷大》中,作者让我们勇敢面对真我。我们从出生的第一声哭开始,就和母亲被动分离、被动告别。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逐渐长大变得成熟,才能体验生命,并走向一个完整的人生。 我们还是婴儿时,吃奶是向母亲获得养料,而断奶就是一个告别过去的过程,意味着我们可以主动探索这个世界了。慢慢地我们学会走路、学会说话、学会要东西。 到了上幼儿园时,开始与家庭分离。然后进入学生时代。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有了自己独立的空间,也有了自己的秘密。直到上大学,我们就较为正式地与家庭分离。 然后,恋爱、结婚,缔结自己的家庭,和单身的自己告别。再接下来,我们就会和自己的父母面临一样的局面,我们和自己的孩子也会有一系列的分离。 到最后,我们从衰老,到走向死亡,最后与世界分离。如果我们从头梳理一遍就会发现,我们的人生由一连串的分离和告别组成。 如果一切发展顺利,我们的人生会走向圆满;如果发展不顺利,我们会在自我的挣扎中痛苦、徘徊,或在别人所指望、所期许的目光中失去自我。 我们一生的际遇,除了有外在影响,更多的是我们自己选择和创造的。对自己的认识越深,对人生的规划就会越清晰。 所以,作者最终的目的,就是希望每个人能学会放下过去,学会关爱自己,以自我照顾、自我养育的态度成长,正向发展自己,做情绪的主人,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获得自己想要的幸福。 人生短暂,愿我们能做自己的知己,找到生命的原动力。
健颖读书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我的内在无穷大》笔记(三)
在《我的内在无穷大》第三章中,作者把人的情绪比喻成光谱一样,是形形色色的。 光谱除了有红...
-
《我的内在无穷大》笔记(四)
“健颖,如果你爸在你上高中时没有得病,你就有可能考上学校;你如果能考上学校,毕业就能分...
-
《我的内在无穷大》笔记(五)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