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第八章: 为什么各种语言的脏话都喜欢用侮辱母亲的词汇。男人之所以会被这种侮辱性词汇激怒,是因为他们自己将制造出“圣女”与“娼妇”的性双重标准的父权制歧视意识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了。 波伏娃写道,女人不是生来而是变成的。那么,女大是怎么变成女人的呢?是通过接受“女人的范畴”、通过自认“我,一个女人”而变成的。 “女人”一词充满了歧视和轻蔑。有人会说,“女人”两个字没有一个是贬义词,怎么会让这个词带上色彩呢?但换个角度思考,组成“网红”的两个字也是中性,而赋予这个词贬义色彩的正是这个社会。先有存在,后有语言,然而我们作为个体又后于语言而存在。为什么有些女性会不怎么愿意承认“妇女”这个词,而在表达对男人的愤怒时会把“男”字换成“蝻”,说到底,是语言系统深入到个人的潜意识,告诉自己这个词所带有的色彩。从女人自认或者被接受“我,一个女人”时,就连带地被迫接受了“女人”所自带的来自男权社会的歧视色彩。接受了“女人”(或“妇女”)这一词语的范畴的时候,也必须(无论是否愿意)同时接受这个范畴所承载的历史负荷。不是(部分)女性不喜欢“妇女”,是因为整个社会的文化对这个词的使用说明了女性被歧视的地位,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女性的“厌女症”,是一种自我厌恶。 为什么女权意味着平权,因为“女人”一词就包含了压迫和歧视。
33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