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保加利亚的罗姆族群人口众多,犹太社区规模却相对较小。结果,“大屠杀期间,在弥漫于整个中、东欧上空的种族主义嗜血氛围中,保加利亚却是成功免疫的一国。尽管这个国家的决策圈子成员都心甘情愿、绝对执行德国人的命令,然而当将犹太人驱逐至波兰的方案出台之后,宗教界、政界和知识分子界领立刻纷纷站了出来,成功组成一个抗议派联盟,反对并试图阻止政府将犹太人移交给德国人处理的企图。不过,我们同样不应忘记,保加利亚作为一个活跃的纳粹盟国,在二战期间占领了大片中欧领土然而在那些地方,面对同样残的对犹太人与罗姆人的待,上述抗议派联盟却几乎只字末提。在中欧和东其他地方,公众对犹太人和罗姆人所遭受的迫害和屠杀所表现出来的态度,至少在部分程度上时刻受到战争进程和战局转折的影响。在保加利亚、法国、匈牙利和罗马尼亚,面对政府对犹太人和罗姆人的严酷政策,民众的态度曾发挥了很明显的缓解和调和作用,然而,试想一下,如果德国人赢了斯大林格勒战役,这本应是出于道德的义愤,又是否会有什么不同呢?
24人阅读
esse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七章 最终解决,1941—1944年 灭绝营和集体屠杀实验
结论 最终解决”是德国人屠杀全欧洲所有犹太人的系统性计划,是人类历史上最恐怖的种族灭绝罪...
-
第八章 西欧及纳粹盟国的“最终解决”
徳国占领初期,外国犹太人更加脆弱、更容易遭受迫害和逮捕。事实上,当各国 民众对犹太人的支...
-
第八章
-
第九章 大屠杀与欧洲中立国扮演的角色 历史与当今
每个国家,都小心翼翼地试图在轴心国与同盟国之间维持弱的平衡,尽管如此,在大多数情况下,...
-
第九章
同样的争议也笼罩在梵蒂网的上空,尤其是涉及教皇底护二世及其作为洲最重要的道德领袖,在大...
> 查看全部14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