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丛:信任的本质与传统的生命力
风撼斜阳 (小舟從此逝 江海寄餘生)
读过 跨越边界的社区(修订版)
1、基本特点
随着分工和生意规模的扩大,亲友圈衍生出生意圈,两个圈从重合走向分离。不同系之间的重叠增加,把不同的亲友圈联系起来。
核心系对于大人物来说非常重要。
在亲友圈监督生意圈的组织方式下,利润平均化、形成全国流动经营网络。企业没有出现。
交易中心也难以形成:
通过每个人的相互连接、重叠的小网络撮合和扩展,它有很强的「平面发展」的能力,却没有被组织的基础。「浙江村」的大户也纷纷看清形势,顺应社区的基本结构,不做「中心」而提供「场所」(市场)。
2、社区基本格局
从大人物入手来剖析,大人物是社区成员自己的概念。
大人物与小人物之间的关系:阶层、中心、层叠。
浙江村的大人物:各立山头,不存在共同利益;权力也没有大到可以重新分配社会资源。
与海外华人社区的区别: 不靠大人物和社团来组织社区生活,而是靠经营和日产关系中的重叠关系; 不同方言区的人在行动上没有分界; 大主内,小主外:浙江村的开放与生意模式关系很大。
大人物之间并没有联合,但会成为调节的中心:
大人物的核心系更多是不同大人物各自的系的重叠,而不是大人物之间的联合。
互动更多发生在圈子和下面的系之间,而不是大人物的核心系之间。
图中一号圈表示几个大人物形成的核心系。二、三、四、五圈表示不同的大人物所「带」过来的自己的系。图中 1、2、3 三个箭头表示核心系里的中心人物影响所能及的范围,箭头 4 表示大人物核心系里的一个次要人物的影响所及。在核心系里居于核心位置的大人物,他的影响将波及所有其他的系,而如果在核心系里只是等而下之,恐怕他的影响仍然只以自己原来的系为主要阵地。核心的大人物的影响范围因此又上了一个台阶,同时,不同系之间也因此进一步加强了沟通,社区内部的联系更为紧密。比如二系里的人和五系中的人发生什么矛盾——过去他们几乎没什么关系的,现在则很可能就可以由大人物出面按「内部矛盾」来调解。 3、锁住
社会网络中经济活动的前提是「锁住」(反制)而不是信任,或者说锁住是信任的本质。
锁住的关键在于纠正能力,而不仅是惩罚。关系越近,锁住的能力越强。
用亲友圈(非经济关系)来锁住生意圈(经济行为),而不是完全跟亲友做生意(扩张难,同时有可能损害亲友关系)。
扩大亲友圈,方能成为大人物。
4、关系丛
互动取决于互动者和自己的关系网是什么关系。
帮助别人是为了获取回报吗?互惠互利与其说基于个人之见,不如说是基于关系丛的(「有朋友」很重要)。于是帮助成为一种表演,要让大家都知道。
背景是一种隐匿的关系丛,需要用「局」来让人看到,方便拉新的关系。
互惠互利是一种「理想观念」,一种想象,未必是现实(农村养老问题)。但这种想象能带来安定人心的作用。另一方面确实带有表演的成分。
4、关系中的人
关系是主动的,不可被视为资本。但不同人的关系确实有差异(比如「背景」)。
(一)人的行动是在关系中形成的,但人又是有主体性的,能把握、计算和创造关系。(二)我们反对个人主义的个人观,但又强调人的行动和意识有统一的一面。这两点概括起来,我所要强调的就是:行动者本身是在和关系的互动中不断被塑造的。塑造自己,编织关系,和塑造社会是同一个过程。 5、比较:开放下的聚合
系与圈子的区别: 圈子强调同质性,系更丰富; 圈子相对平面,系有多级结构; 圈子更接近初级群体,系则是以初级群体的面目,承担次级群体的功能。
现代化:初级群体的特殊主义转向次级群体的普遍主义。
系与关系丛则打开了新的空间。
北京的流动人口聚居区:聚合性越强,对外开放和辐射的程度越高。特殊主义与普遍主义未必水火不容。浙江村也有其效率,有传统的优势。
风撼斜阳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一章 引论:从日常生活的角度
写作本书的目的: 1、要比较彻底地从我们的日常行为本身出发,来看我们社会中的现象。通过对...
-
研究浙江村的目的、切入点与方法
一、引论:从日常行为的角度 目的:反思「素质太差」论;从日常行为本身出发,分析中国社会中...
-
关系丛:信任的本质与传统的生命力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