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到恐惧的时候是在谈论什么
读书这种事,讲究一气呵成。一旦把战线拉扯开,就会忘记前面的内容。这倒是事小,主要是读书的心境接不上,导致前后衔接不起来。别的书且没什么,大致再翻翻就可以了。这本书偏偏前三分之一就在风趣的语言中奠定了后文的价值体系,举重若轻。直接导致忘记这一部分,使最后读别人的书评解密都是云里雾里,满脑门问号。“啊这段我有点印象但居然是这么个映射吗?”
译者的翻译让人很难理解本书的核心第21章,对于故事的解读和隐喻的理解我全靠豆瓣和知乎。我无法写得更好,所以在这里谈下整本书我认为非常精彩的章节。Pi在刚遇难的时候十分发愁与老虎的未来该何去何从。为此,他花了整整一个章节的时间描述了“生命唯一真正的对手”——恐惧。恐惧如影随形,是困难的排头兵,也是最有利的武器。很多时候人不曾与真正的困难交战,就已经被困难带来的恐惧迎头痛击。作者对恐惧的描写淋漓尽致,区区几小段文字,写出了头上时刻悬挂着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的感觉。了解恐惧是如何缴械我们,倒是可以从另一角度在恐惧来袭时提醒自己将会产生的退缩,从而对自己所抗争的对象有着更清醒的认知。
我并没有强烈的宗教信仰,但今年精读的这头三本书围绕宗教谈了很多,让我感到有些厌烦。Pi的玛玛吉说这个故事会让人相信上帝的存在。而故事的最后Pi询问日本雇员相信动物故事还是残酷真相,在得到倾向于动物故事的答复后回答:“谢谢。和上帝的意见一致。”我恍然大悟,所以“相信上帝”是从这里来的。我从未深思过宗教存在的意义,纵然知道信仰可以给人安慰使人平静,却也迷惑这是如何做到的。是自欺欺人吗?是让自己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东西吗?Pi给出的选择让我模模糊糊捕捉到了一丝感觉。道德与美德广泛地存在于宗教教义中,与其说教义约束人,不如说教义帮助建立了信徒心中的道德准则(撇开糟粕不谈)。Pi选择皈依三个宗教,他的原话是:“‘所有宗教都是真实的’,我只是想热爱神。”并非Pi对神明狂热,而是透过不同的宗教,他可以感受到它们的内核,是对爱的理解。这在Pi之后的比喻中可见一斑,“如果天上只有一个国家,那不是所有护照都有效了吗?”
最后吐槽一句,这本书的插图能不能均匀随书的内容散开?要是不行的话也可以放在最后。前面该有配图帮助理解的部分全靠自己想象;好不容易翻到配图看了一眼,差点被后面的图剧透一脸。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