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塔哈尔卡的狮身人面像
吉萨狮身人面像塔哈尔卡的狮身人面像,灰色磨砂花岗岩制成,来自苏丹北部卡瓦,约公元前680年。最著名的狮身人面像是埃及吉萨的狮身人面像,而塔哈尔卡的狮身人面像大小与一只西班牙猎犬相当,它的特别之处在于,并不只是狮子与人的混合体,也是埃及与库施王国(位于如今的苏丹北部)结合的产物,脸带有明显的非洲黑人的特征,雕像胸前的象形文字写着:这是伟大的塔哈尔卡王的雕像,他是库施与埃及联合王国的第4任法老。 数千年来,埃及一直把南方的库施看作一个富庶但棘手的属国,资源丰富,可提供黄金象牙以及最重要的奴隶。但在公元前728年,埃及变得赢弱,库施王皮安基抓住机会,调动军队北征征服埃及王国,统辖的领地从现代的喀土穆一直延伸到亚历山大。 这座狮身人面像所表现的塔哈尔卡王是历任库施王国中最重要的一位。 本地的非洲文化一直是库施时代的文化和核心,埃及文化只影响了库施文化的表面。除了南北特色的融合之外,塔哈尔卡的狮身人面像有更为复杂的政治含义:狮子的鬣毛和耳朵十分接近1000年前,第十二王朝所采取的雕刻形式,想传达的意思十分明确,这位黑人法老塔哈尔卡与曾经统治整个尼罗河流域的众多的埃及君主是一脉相传的。 后来,塔哈尔卡急于扩张西奈半岛及东北边境的领土,这一富有侵略性的政策导致与亚述王西拿基立的冲突。公元前700年,故事与犹大王国希西家结盟,对亚述战争的最终导致卡哈尔卡垮台。十年后,亚述入侵埃及,虽然这次塔哈尔卡赢得了胜利,但亚述人很快便卷土重来。公元前671年,亚述人迫使他们回到了故土库施,妻儿都落入敌手,最终,在亚述的数次进攻后遭到了放逐。
德里克韦尔斯比是著名的苏丹考古专家,曾在尼罗河岸工作多年,也就在这个狮身人面像的发现地喀土穆北部的卡瓦进行过大量考古挖掘,当年这尊雕像被放置在一座塔哈尔卡重建的神庙里。
在埃及漫长的历史中,库施人的统治不过是一段不超过150年的小插曲。埃及的官方记录只粗略描述了库施的这段历史称其为第二十五王朝。但这段历史提醒我们,埃及与苏丹之间的国界线不仅是一条地理上的断层线,也是政治上的。之后,罗马人和大英帝国都曾再度血洗埃及与库施之间这条分争不断的分界线。地理因素使它成为一条天然的分界线,在此处,第一瀑布把尼罗河分成了数条布满岩石,难以航行的细流。对非洲人来说,尼罗河从来都不只是属于埃及的。出生于苏丹的政治评论员泽纳布巴达维认为,埃及与苏丹政府在理念上没有什么巨大分歧,人们之间也关系密切,苏丹与埃及政治紧张与冲突的最根本原因在于尼罗河,以及尼罗河河水的使用。实际上,尼罗河水流经9个非洲国家,尼罗河的大部分河段事实上属于苏丹,这是现代埃及需要面对的一个关键问题。
Via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拉美西斯二世雕像
拉美西斯二世雕像,花岗岩雕像,雕像井上半身变高2.5米,重达7吨。发现于埃及古城底比斯(今...
-
拉吉浮雕
拉吉浮雕,石板来自西拿基立王宫,伊拉克北部古城尼尼微(锦摩苏尔附近),公元前700至公元前...
-
22 塔哈尔卡的狮身人面像
-
23 中国西周康侯簋
青铜簋,直径约27厘米。有两个大把手,边沿与底座各有一圈精致的装饰花纹,把手每一个都是一...
-
23 帕拉卡斯纺织品
衣物是严谨的历史研究中重要的一部分,向我们讲述社会的经济与政治结构、气候与风俗。但其极...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