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读物,得科普知识
鸟笼效应一其实不需要那么多心理学词典 鸟效应又被称为“鸟笼逻辑”,发现者是心理学家詹姆斯,具体内容是假如一个人买了一个鸟笼放在家里,可是没有养鸟,那么过了一段时间后,原本不养鸟的他一定会买来一只鸟放在乌笼里,而不会将鸟笼扔掉。也就是说,人其实是被鸟笼“异化”了,从而成了鸟。 由此引申出这样一条规律:人们在偶然获得一件原本并不需要的物品之后,会继续添置更多与之相关但并非必需的东西。 引自第21页 当看到“鸟笼效应”时,不由得感叹,这就是最好的营销方式。赠送顾客一个“笼”,让顾客自发来购买我们的“鸟”,但是结合生活实际,面对极具目的性的“笼”,顾客会损害个人利益来购买“鸟”吗?这还需要思考。
“鸟笼效应”可以和书中所讲的“蔡格尼克记忆效应”相结合。
蔡格尼克记忆效应一没做完的事情印象更深心理学词典 蔡格尼克记忆效应具体是指那些还没有处理完的事情要比已经处理完的事情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该效应是由心理学家格尼克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结论。 引自第41页 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都具有一种认知闭合需求。所以“饥饿营销”后,未购买到心仪产品的消费者,对这个产品有更强的欲望。获得才为满足,才为闭合。
破窗效应一一不要容忍坏现象的存在 破窗效应是犯罪心理学上的理论,该理论由詹姆斯・成尔逊和治・凯林提出,是指如果放任环境中的那些不良现象存在,就会诱导人们去效仿,让情况变得更糟糕。 他们在论证该理论时以一座有个别破窗的建筑物为例,提出如果那些窗户没有及时被修理好,那么就很有可能会有更多的窗户被破坏。 引自第144页 “破窗效应”可以用更早的语言“勿以恶小而为之”概括。最小的恶事,都有可能破坏自己高尚的情操。为什么有些事情找到自己,是否反思过,再小的恶事,也可能散发出同类的气息。千里之堤 溃于蚁穴,发现自己的蚁穴,并早日修复。
野马结局一一不要因一点儿小事生气心理学词典 野马结局是心理学上的一条著名的法则,具体是指因为一点儿小事而大动肝火,以至于因为别人的过失而伤害自己。 引自第199页 在自己愤怒之下所对他人做出的评价往往有失公允。如果任由自己的怒火发泄,任由情绪控制行为,对自己的人际关系、亲密关系都是一种伤害。言语最易伤人,要做好自己情绪的主人,勿伤人伤己。
53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