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3.10
阅读时长:40分钟
阅读页码:p46—p92
阅读页数:46页
阅读感悟:
在今天的阅读中觉得以下实验可以帮助生活:
1.印刻效应实验:
海因罗特还发现,小鹅的这种行为是不可逆转的。也就是说,小鹅只会认第一眼看到的母亲,而第二眼所看到的一切似乎都和它无关。这种现象就是所谓的印刻效应。 针对这个效应,那是否可以认为,我们在第一次与人见面接触时要尽量的留下一个好印象,若是留下一个坏印象,那以后想要让对方改观就会很难。想起了我们一同事。
2.皮亚杰的钟摆实验
皮亚杰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揭示了儿童从出生到青年初期认知发展的具体过程。皮亚杰把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感觉运动阶段(从出生起到2岁)。在这个阶段内,儿童的智力是一种纯实践性的智力。在这个阶段,儿童还没有出現语言交流的现象,主要通过感觉运动与周围的世界进行沟通和相互作用 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2岁到7岁)。在这个阶段中,儿童己经学会用符号语言和周围的世界进行相互作用。但是在这个阶段内,儿童具有明显的自我中心性,其使用符号语言表达的能力还缺乏一定的性和系统性。而且,他们不能从事物的变化中认识到守恒的概念 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7岁到12岁)。在这个阶段内,儿童可以从一具体事物的变化中抓住实质性的东西,例如认识到守恒的概念。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已经具各了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儿童的逻辑思维只能运用到具体的事物上。 第四阶段:形式运算阶段(12岁到15岁)。在这个阶段内,儿童开始掌一些新的推理能力。这种推理能力已经具有一定水平的逻辑性,不会再像具体运算阶段那样受到具体事物的拘束。在这个阶段内,儿童可以进行命题运算,并运用命题推论出具有逻辑性的结论。总之,这个阶段内儿童的思维会发展得十分迅速,渐渐接近成人的认知能力,可以根据问题提出假设,并进行逻推演,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皮亚杰认为儿童每个阶段发展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而且这个发展过程是一个连续且渐进的过程,不是突发式的。 根据这个实验结果,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根据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对其进行适应的教育,运用相宜的教育方法,也缓解自己内心的急躁。
3.芭比娃娃实验
结论:攻击是后天习得的,是通过观察和模仿习得的,即使没有经过强化也会产生 以前对于很多家长反对某些影视作品还觉得是小题大做,看了这个实验后觉得,影视作品应该分年龄阶段看,看相应年龄适合的作品,进行相应的限制。而不是一刀切,为了保护孩子而损失成人的娱乐享受。
74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