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笔记-01 大脑学习的机制
要目汇总
- 记忆是如何形成的?
- 记忆如何提取出来?
- 记忆存放在哪里?
- 我们如何叙述回忆?
记忆是如何形成的?
人脑里的神经元,也就是形成脑灰质的大脑细胞,平均在 1000 亿个左右。这些脑细胞大多都与千万个其他脑细胞互相连接,组成一张张网,其信息容量足以记录从你出生到死亡期间接触的所有信息。
现在,我们来看看大脑中用以学习的核心部位:

内嗅皮层,专门过滤涌入大脑的信息;海马,构筑新记忆的地方;新皮层,某种信息一旦被打上"储存"的标记,那么相关记忆就会沿着大脑新皮层各个不同功能的区域存储其间。注意,新皮层只是储存我们显意识记忆的地方。
记忆如何提取出来?
记忆储存在以网状连接着的脑细胞里。当我们看到、听到什么的时候,大脑中的一些神经元便会被点亮,从而形成一张神经元网络。由一张张神经元网络形成的一段段特别记忆并非是一连串的随机连接。每一串细胞组对应着一次特殊记忆,将它们串联在一起的,叫作神经元突触(见下图),每当记忆被提取一次,这些突触就被加厚一次,该信号的传递速度也就变得更快一点。反复多次完成主动提取记忆的过程之后,它们就能更加轻易的被提取出来。

初次存放记忆的时候,大脑中有一些神经元会被点亮,形成一张网。如果我们努力回想此前形成的记忆,那么此时,大脑内部仍会点亮一张网。一次顺利回忆中点亮的神经元网络与第一次形成此记忆所点亮的网络一般是吻合的。直观上看,对回忆的体验就像是一次情景再现。
在回忆的过程中,有一些记忆是可以借助叙述的手段,通过自己的口将之说出来的,同时可以添加一些个人感受。这类记忆,我们称之为自传体记忆(autobiographical memory)。在这类回忆中,往往有一些与当初的体验相同的细微感受,以及相同的叙事脉络结构。
此外,还有一类记忆通常是来自教科书等媒介上冷冰冰的知识点。我们称之为语义记忆(semantic memory)。语义记忆不像自传体记忆根植于某种叙事式的情景当中,而是根植于某些相关数据与资料的记忆网络中。显然,这类记忆的网络结构是以相关数据资料为基础的,而并非以故事场景为基础。
为什么在回忆的过程中,大脑内部会粗略的点亮同一张神经元网呢?科学家目前还不能给出确切的合理解释。不过有一点我们可以确信:脑神经网络系统是不断变化的,以前刚存入大脑深处的记忆与我们今天的回忆相比,有很大差别,这可以是忘却了某些细节,也可以是不经意的添加了某些信息,甚至是对某些内容加以改造。
记忆存放在哪里?
人的大脑中至少有两套系统负责记忆的构筑,一套负责显意识的记忆,另一套负责潜意识的记忆(肌肉记忆)。对于显意识记忆,我们可以复习、写下今天在课上学到的东西,并在未来进行抽认卡测验,可是却不能用同样的方式复习足球场上、体操房里的训练,或是其他任何类似的动作学习。
显意识记忆通过海马将脑内亮起来的神经元连接成网络,之后,沿着大脑新皮层中不同功能的不同据点,以一定的排列组合把这一记忆网络固定下来。所以说,海马体对于显意识记忆不可或缺。
但是,那种身体技能上的学习并不需要过于依赖海马体,通过日以继日的训练,它们会自然而然地熟能生巧,并不需要我们特殊地去记忆和背诵。显意识记忆与潜意识记忆的这一差别,在切除了海马体的患者生活中得以验证。
正如前所说,存放这些显意识记忆的地方就是“新皮层”,也即大脑最外面那层薄薄的外皮层。新皮层是一块很大的区域,在其中的每一块小区域都担负着特殊的任务,存储着特定类型的记忆。视觉区域在后脑勺附近;控制运动功能的区域在大脑的两侧,也就是耳朵附近;还有一小块在左侧,负责语言的翻译与诠释;其近旁还有另一块负责语言的说与写,等等。如下图所示。

新皮层中的脑组织,也就是大脑最表层的部位,是唯一能够借助自身所具备的多种“工具”协同工作从而再现记忆的部位。正是它,使得大脑能够重现自传体记忆带来的那种生动而丰富的感觉体验。
简言之,记忆并不存在于某个单独的地方,而是沿着大脑新皮层各个不同功能的区域分布其间。
我们如何叙述回忆?
人的大脑分为左脑半球和右脑半球。通过分裂脑研究,科学家发现:左脑是语言专家,属于理性思维;右脑是处理空间与视觉的专家,属于感性思维。左右脑的分工在我们重点讲述的记忆中体现为:左脑能够根据它所依赖的已知信息,尽力抛出它能够给出的解释。
也就是说,左脑是一个叙事系统,是一个解释器。这套模块正是构筑、叙述一段记忆的关键所在。它无时无刻不在作出各种判断,回答各种问题,为之给出它认为最符合其意的答案。
为了给出合理解释,它要尽可能收集现有一切可收集的素材来解答,它既可以向外搜寻,也可以向内搜寻。通常,它是向内搜寻感官上以及记忆中数据资料上的提示,而不是向外部搜寻。这也就是我们的思考。在这种向内搜索的过程中,往往会有些局部细节看起来像是“新”的,这是因为大脑在那一瞬间所吸纳到的信息远比我们能意识到的多,而这些我们当时没有意识到的感知,会在我们回想时浮出表面。
当然,并不是每一次我们试图回想某个事件时都会得到一致的信息和想法,虽然总体上,大脑的做法是每时每刻把它的感知、想法、得到的资讯等统统放进记忆网中,可是,每当这些记忆往外冒时,其组合总会略有不同。还有,这段刚刚被提取出来的记忆并不会从此替代掉上一次的存储内容,而是与之相互交织在一起。也就是说,不出意外的话,在我们的生命过程中没有任何细节会从大脑内部彻底丢失,只不过,记忆提取的“踪迹”每一次都略有不同,换句话说,这是用我们的记忆来改变我们的记忆。
迷途小书童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摘抄笔记-01 大脑学习的机制
-
摘抄笔记-02 遗忘的威力
问题列表: 遗忘的两个正面作用是什么? 失用定律错在哪? 遗忘曲线是什么? 随着时间的推移...
-
摘抄笔记-03 环境对学习的影响
问题列表: 保持一贯性的学习方式是怎样的? 这种方法是最好的吗? 外部环境对记忆有何影响?...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