Ⅱ 农民的未来在哪里?
Do Peasants Have a Future?
杨.杜威.范德普勒格(Jan Douwe van der Ploeg)
在本期讲座中,我所要做的不是回顾历史,而是前瞻未来。我将和大家讨论一个重要的问题——农民的未来在哪里?或者把这个问题稍作修改一现代社会还需要农民吗?农民阶级对于社会未来愿景的构建还有重要意义吗? 引自 2 农民的未来在哪里? 一. 新的稀缺性
讨论农业未来时首先要考察当今社会面临的“新的稀缺性”(new scarcities)问题:能源危机煮气候变化、水资源的稀缺、事物稀缺、全球贫困。
所有这些问题都应该应对和解决,如若不然,人类将面临大灾难。要想应对这些新的稀缺性,需要新的“社会一技术方案”( SOCIO- technical solution)。我们不能仅仅依靠已有的生产或分配模式,而是必须重新设计生产和分配。这是因为:新的稀缺性在很大程度上缘于现有的生产模式,正是它们导致了稀缺性。同时,这也意味着我们不得不在日益加深的全球危机中应对这些问题。 引自 2 农民的未来在哪里? 二. 农业的可塑性
农业是一种社会技术实践,在农业中,劳动、使农业发挥功效的农民和农场主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因为技术间的关系是按照其所嵌入的社会实践而被形塑的。 引自 2 农民的未来在哪里? 三. 小农农业的优势
为什么小农农业在应对新的稀缺性时如此有前景?第一,小农农业通过构建一个自主性的资源库( resource base)来应对不利的环境。农民为努力避免依附关系,会尽可能利用内部资源而不使用过多的外部投入。第二,小农农业尽可能以高效的方式进行生产。由于小农能够利用的资源终究有限,所以他们必须利用既定的资源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第三,农民一直在尝试改善和扩大他们的资源库。 引自 2 农民的未来在哪里? 四. 小农的“多功能性”
农场不是只具有一种功能,而是具有更多功能。这就是所说的“多功能性”( multifunctionality),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在农场中创造新的经济活动。这种新的经济活动可能是生产高质量的产品或在农场中加工或直接销售产品,也可能是能源生产、水资源保护、自然和景观管理或乡村旅游。他们可以改善资源、创造新资源或将废弃物转换为有价值的产品。 引自 2 农民的未来在哪里? 我会借用伯恩斯坦在上期讲座中谈到的四个问题:谁拥有什么?谁从事什么?谁得到什么?他们用所得物做什么?这里对比一下大型商品市场、全球市场和新兴的农民市场。首先,谁拥有什么?在大型全球市场,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所有联结和货物流通都被工业行业完全控制。而有趣的是,在农民市场,联结是由农民自己、消费者和其他相关人员所控制的。这是第一个重要差异。其次,谁从事什么?在大型的商品市场,农民的角色被贬低了,他们只生产原材料,由工业行业进行分配并获得收益。而在农民市场中,农民的角色要重要得多,从生产到加工再到分配,甚至到生产方法的重新设计。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差异。再次,谁得到什么?这点几乎无须讨论。我们知道一般性市场的运作方式常常使农民陷入贫困。正是通过构建农民市场,农民才得到更好的价格和更好的收入。这是重要的差异。最后,他们用所得物做什么?在一般市场,大型企业收获财富并用以进一步扩大生产。而在新型农民市场,农民挣得的收入会用于农业,并使农业更具可持续性和适应力,还能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 引自 2 农民的未来在哪里? 五. 中国的小农农业
六. 农民的未来在哪里?
下面是结论部分。我提出的问题是:“农民有未来吗?农民的未来在哪里?”我的答案是:“是的。我们的社会非常需要小农!我们的社会也需要小农农业方式。”农民是积极的行动者。正如前面已经展示的,小农有强大的生产力;他们以高效、集约的方式进行生产;他们一直在改善资源库,他们是低能耗的。同时,小农农业方式创造了大量的收入和就业一一这正是世界上很多地方需要用以对抗贫困的方案。最后是多功能性和新市场,小农创造了魅力乡村。 引自 2 农民的未来在哪里? 附.讲座后问答
答:当我们谈到农业现代化时,重要的理论点是:现代化从来不是一条单一的轨迹,可能有很多不同类型的现代化,不同的现代化轨迹有不同的结果、影响和收益分配形式。当只有条单一的现代化轨迹,使农业变得更加企业化、工业化,而大型农场以更加企业化的方式运作时,你们可能会:为什么偏偏是这条轨迹?这条独特的路径能否帮助人类应对所面临的新的稀缺性?欧洲的确有现代农业,而在目前这个关头,我们能够看到现代化所带来的灾难:让农业变得非常高能耗、高污染,并且排斥就业,年轻人没有机会在农业中得到一份好工作。当然,中国有权去犯这些错误,但重复别人已经犯过的错误总是有些奇怪。更严重的是,我们目前正处在危机之中,大型的企业式农场产生了大量的信贷,形成了高额的金融成本,这使我们在危机时期变得更加脆弱。在欧洲的危机时期,恰恰是那些相对较小的农场生存了下来,大型的企业式农场则以破产收场。所以,讨论农作和农业的时候,我们必须意识到有不同的农业组织方式一一可以是小农方式、资本主义方式或企业的方式,可以是小农场或大农场,也可以更商业化或以食物生产为导向。在发展的过程中,总是存在着分化,一些农民快速成长,另一些则无法做到这一点一一这就是分化。根据我对欧洲历史的了解以及在中国的经历,我看到有大型的企业式农场,也有很多农民在扩大自已的资源库、获得更多土地、发展果园、饲养更多的牲畜,但是他们一直在以小农的方式运作,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引自 2 农民的未来在哪里?
52人阅读
小 屁 吃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Ⅰ 农政变迁的政治经济学
A Political Economy of Agrarian Change 亨利.伯恩斯坦(Henry Bernstein) 一.政治经济学的...
-
Ⅱ 农民的未来在哪里?
-
Ⅲ 资本的谎言——考问全球土地攫取的宏大叙事
The Lie of the Capital: Challenging the Grand Narratives of Global Land Grabbing 珍妮弗...
-
Ⅳ 革命、妥协与连续性的创制
仅摘问答 保护哪一种农民?其实20世纪提供的一个经验是农民如何成为主体的问题,而不是保护农...
> 查看全部14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