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魏晋风度的实际意义和桓温系的孟嘉 / 21
孟嘉有当时所谓的名士风流,也有后来人所称为的魏晋风度。这种风流或风度是当时土大夫的一种架子和应付人事的方式,这是在封建贵族阶级里所欣赏的一种“人格美”。同时也是现实社会所需要的一种做人的方法。它是由修养而得的,它的实际意义之一面是当时的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一种政治家的仪表或态度,因而也是登政治舞台的政治资本之 引自 五魏晋风度的实际意义和桓温系的孟嘉 / 21 对魏晋风度最直白的解释。这就是我一直想知道的答案。
照我们现在所理解,所谓魏晋风度,一方面就是高贵,正如上所说它的实际意义乃是登政治舞台的一种政治资本,这个意义是积极的;另ー方面则是镇静,它的实际意义就是在那个动乱的时代,在那个统治阶级内部互相倾轧的时代,在那个一般人(包括统治阶级在内)的性命朝不保夕的时代,需要有一种遇事不能惊惶,不能立时有所表示,免得为人借口,或者看穿了弱点而容易下手的一种应付方法,这个意义是消极的。 引自 五魏晋风度的实际意义和桓温系的孟嘉 / 21 高贵和镇静就是所谓魏晋风度的内涵 引自 五魏晋风度的实际意义和桓温系的孟嘉 / 21 陶侃出身溪族,可能捕鱼出身,善战。出身贫寒,位高后仍然被骂溪狗。
他勤俭,自强不息,鼓励稼穑,反对浮华游惰,这可视为陶氏家教。
勤劳,积极,理智,有节制,是他二人的共同点。
陶侃不是一个完全忠于晋室的人,而是一个有野心夺取政权的人乃是正如桓玄、刘裕的类型一样的人,只是还没布置就绪,这是我们可以肯定的。 引自 四陶侃是桓玄、刘裕一流人 / 15 陶渊明对晋朝的政治倾向可能受陶侃影响。
孟嘉是桓温系,也是叛晋的。陶渊明的政治态度至少是不亲近司马氏的。
家中很多亲人都是隐士。
那么,陶渊明有没有政治苦闷呢?有。但不是忠于晋室的问题,而是在他自己的鸟托邦式的政治思想的幻灭,而是在他对于忽起忽灭的桓玄政权的感慨,而是在他对于刘裕政权的看不上眼,而是在他对于晋末皇帝的惨遭毒害之普通的(而不是君臣的关系上的)同情而已。司马氏、桓氏刘氏,三个政权之间,陶渊明应该是接近桓氏的,从孟嘉的政治关系上也可以得到一点线索。 撇开对于陶渊明的政治态度的影响不谈,陶侃和孟嘉在生活态度上也都给陶渊明以某种程度上的形成的力量。陶侃所影响陶渊明的,是种出身寒微的人所有的质朴、有力的勤奋;孟嘉所影响陶渊明的,是种士族阶级所有的高贵与镇静相结合的旷远 引自 六陶渊明所受两方面的影响 / 29 因此,一方面是像一个普通农民那样的肯勤俭,肯劳动,有一种刚性:方面又像一个当时贵族所有的含蓄,有教养,表面上冲淡和平。这就是陶渊明。 引自 六陶渊明所受两方面的影响 / 29
47人阅读
慕鱼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五魏晋风度的实际意义和桓温系的孟嘉 / 21
-
三早年的生活和教育 / 38
陶渊明幼年,王谢士族最后回光返照的时候。世族没落,军阀迭起。陶渊明对士族没落,有没落,...
-
二论陶渊明的思想态度 / 144
我们总起来可以这样说:儒家思想让他有一种操守,给他的期耕生活以一种安贫乐道的坚强支持,...
> 查看全部3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