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7 第十六章 波普艺术:零售疗法,1956—1970
1957年,汉密尔顿以非凡的远见将流行文化定义为:“流行(为大众设计)、短暂(短期解决方案入、可消耗(容易被忘记)低成本、大量生产、年轻(针对青年入、谐、性感、头、刺激性、大事件。”这清楚地表明,波普艺术不是艺术家为幼稚公众创造肤浅艺术品的愚蠢阶段,而是一个高度政治性的运动 敏锐地意识到在它所描绘的社会中暗藏的邪恶和危险。像1870年代的印象派艺术家一样,波普艺术家们环顾四周,记录下他们的所见。 在美国,两名年轻的艺术家也具有类似的想法。他们曾在纽约经历过消费文化之“梦”,看到了其黑暗的一面。因此,当他们以非浪漫的方式来理解波普艺术时,也并不令人感到惊讶。起初,贾斯培・琼斯(1930年生)和罗伯特・劳申伯格(1925–2008)只是想在具压倒性优势、激发男性荷尔蒙的抽象表现主义之外提供另一种艺术选择。如果汉密尔顿和保罗齐是对英国战后的财政紧缩做出反应,那么琼斯和劳申伯格则是对他们为的罗斯科和德・库宁的支配地位进行回应。 引自 357 第十六章 波普艺术:零售疗法,1956—1970
80人阅读
LY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214 第十章 至上主义/ 构成主义:俄国人,1915—1925
我们知道,罂粟生长于不安之地。在法国北部的田野里一战中这里曾发生过可怕的战斗,若恰逢盛...
-
321 第十四章 超现实主义:以梦为生,1924—1945
现在,我们大约身处1930年代,我们所知晓的现代艺术已沿着反叛的道路走了半个多世纪。我们走...
-
367 第十六章 波普艺术:零售疗法,1956—1970
-
377 第十六章 波普艺术:零售疗法,1956—1970
沃霍尔从这些画中消除了他存在的几乎所有痕迹。这32张中的何一张,都没有他风格的小记号,没...
-
381 第十六章 波普艺术:零售疗法,1956—1970
安迪・沃霍尔是一位非凡的艺术家,他选择了以消费社会作为主题,并以消费社会的法则对其进...
> 查看全部21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