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13个思维工具
Jan
在读 天才的13个思维工具
- 2021-03-30 21:10:41
本书所介绍的内容被我大致分成三个部分:
1·对待事物的感觉
第十章 同情理解,第十三章 游戏
2·研究事物的方法
第三章 观察,第五章 抽象,第六章 识别模式(规律),第八章 类比,第十一章 空间思维
3·应用事物的手段
第四章 形象思维,第七章 形成模式,第九章 身体思考,第十二章 模型,第十五章 整合
本书作者是以教育者身份提出的观点:
第一章 对思考的重新思考,第二章 想像力教育,第十六章 整合教育
-------------------------------------------------------------------------------------------------------------------
我比较喜欢的几个摘抄:
创造性思维首先是感觉…我们的感觉和直觉是理性思维的基础和根源…所有学科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都是产生于直觉和感情 引自 第一章 对思考的重新思考 当内在的想象和外在的经历重合时,创造性的思想才会诞生。 引自 第二章 想像力教育
手所画不出来的,就是眼睛看不到的 神奇的世界可以对耐心的观察者现露自己,平常人路过时看不到的 引自 第三章 观察 世界上最为完美的乐器,就是作曲家的大脑。 引自 第四章 形象思维 抽象是从现实起步的过程,用一些工具去除多余的东西,得出关键的、也常常是让人惊奇的本质特征。 引自 第五章 抽象 神秘感推动科学家们在自然界的一片混沌之中寻找模式。大多数科学家认为,不管自然界看起来有多么复杂,基本的原理和规律是前后一致并且是可以理解的。 引自 第六章 识别模式(规律) 实际上,复杂性源于简单元素的组合这个原理也是普遍的模式形成过程的特征。 引自 第七章 形成模式 很多认真的哲学家都认为类比是误导性、无逻辑性的。但是,尽管如此,正式类比的不确定,不完美的特征才使得我们能够在已知和未知世界架起桥梁。 引自 第八章 类比 “我听到的,我会忘记。我看到的,我会记住。我做过的,我会理解。”—中国古代的名言。 引自 第九章 身体思考 同情理解是进行任何帮助性的关系的关键技巧 引自 第十章 同情理解 绘图法发展的结果是存在很多映射的系统 引自 第十一章 空间思维 模型能够让我们把难以理解的思想和概念具体化 引自 第十二章 模型 像孩子一样面对自然,用好奇心对待身边的事物 引自 第十三章 游戏 你曾经使用过记忆工具来记住什么东西,那么你就进行过转换 引自 第十四章 转换 “真正的茶道,让所有的感觉同时地,协调地起作用。”—日本茶道大师 “整合理解被认为是最高形式的美学感受” 引自 第十五章 整合 不一定只有天才才可以成为博学者。每一个人都可以培养爱好,艺术,手工,智力的兴趣,还有具有挑战性的体力活动,每一个都可以在业余爱好和专业工作之间建立联系 引自 第十六章 整合教育 对我而言,所收获的内容就是
多多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
多多留意观察自然及身边的事物,
待在孩子般的好奇心来投入自己喜欢的事情。
化繁为简,简单元素自由组合,就可以创造出奇迹。
1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