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汉代的武功
武帝的伐匈奴,虽然付出极大的代价,但匈奴损失也极其惨重。第一是人口的损失。高祖时,匈奴有控弦三十万,武帝时当不会有太大的出,以这个数目来推测,匈奴的人口总数约为一百万至一百五十万,这比汉的人口要少得多。汉于平帝时,人口接近六千万,武帝时的人口虽无记载,当不会低于四千万。贾谊曾说奴整个的人口不过汉一大县,自是修谈;但如果说匈奴人口不及汉一大郡,则是事实。西汉时的郡,人口在二百万以上的便有三个,这可看出双方人口的悬殊。在战争中,汉的兵员不虞匮乏奴则相反。总计自元光六年 (前129)至元狩四年(前119)的十年间,奴被汉军斩俘以及投降的便在二十万人以上,这数目占去了整个奴人口的七分之到五分之ー。元狩四年以后,汉军长期停止出击,例奴虽得到休养机会,但全盛时代的国力,始终未能恢复。因此武帝末年,匈奴虽屡次战胜汉军,却不能再做大规模的寇侵。第二是畜类的损失。匈奴人以畜牧为生,畜类便是他们的财产。战时匈奴畜类为汉军所获的,动辄以数十百万 计;此外因汉军的深人穷追,匈奴牛马疲于弈避,竟普遍发生流产的现象,这简直使匈奴踏上破产之路。第三是领土的损失。匈奴于对汉的战争中,首先失去河南和河西两个大好的牧场,其后又被迫向西退缩,今华北及东北各地,不复为匈奴的势力范围,而乌桓等族更与之为敌。西方则一向臣属匈奴的 引自 第七章 汉代的武功 西域诸国,也为汉的势力所伸入。因此匈奴的版图不但大为削减,同时又陷于三面受敌的不利形。汉的国力然也因长期的战争而虚耗,但匈奴的困弊龙甚。因此武帝死后,便有恢复和亲之意 昭时,奴因想与汉和亲,颇少人寇,并遣回羁留匈奴十九年的汉使苏武等,以表亲善。汉的边防也更加严密,匈奴有时犯塞,总是失利而去。到宣帝,汉帝国因经过十几年的休息,国力渐渐恢复,对外又趋积极。本始二年(前72),西域的国家鸟孙(今伊型河及帖克斯河流域)为匈奴所侵,向汉求救。宣帝遣骑兵十六万人,五路出师;并派使者常惠监孙兵,共击匈奴。匈奴闻讯北逃,汉军所获甚少,唯常惠所领的乌孙兵战果硕计例奴四万人,获畜类七十余万头。同年,例奴再击鸟孙,因遇大雪,死数万人。于是奴的邻国丁令、、孙等群起攻之,奴人死于战争与饥懂的,占十分之三,畜产则损失十分之五,至此匈奴已面临崩溃的边缘。 神二年(前60)匈奴虚权渠单于病死,右贤王屠堂继立,是为握行提单于。握行駒提为人凶恶,奴日逐王与之有隙,率其众数万骑降汉。于是汉乘势经营西域,奴不敢争,汉乃取得西域霸权。接着奴又发生内乱 神爵四年(前58),虚权渠单于子稽侯珊自立为呼韩邪单于,起兵讨握衍胸騠握胸兵败自杀。此后匈奴内部的动乱,愈演愈烈。匈奴各部君长纷纷自立,除呼韩外,尚有者、呼、车型、乌四单于,相互攻击史称“五单于争立”。五凤二年(前56),四单于相继败亡,呼韩邪虽据匈奴王庭,但实力甚弱,部众仅数万人而西边的休句王(者从弟)又自立为间振单于;东边的左贤王呼屠吾斯(呼韩邪兄), 也自立为支骨都侯单于。 五凤四年(前54),国振东攻郅支,兵败被杀。郅支并其众,乘胜攻呼韩邪,呼韩邪败逃,引兵南下,请降于汉,并愿入朝。甘露三年(前51)正月,呼韩邪来朝,进谒时自称藩臣,宣帝赏赐甚厚。次月,汉遣呼韩邪归国,把他和他的部众,安置于五原的近塞地区。从此匈奴沦为汉的藩属,这荣是武、昭、宣三代八十余年间用无数生命和金钱换来的。 支既破呼韩邪,据单于王庭,势力日强。继而又并丁令、掲(居丁令以南)坚昆(今新疆哈密县西北)等国,并徒都于坚昆。元帝初元五月(前44),康居王迎郅支以制鸟孙。郅支西迁康居后,数攻乌孙,强迫若干西域小国向之献纳,并困辱汉使者。建昭三年(前36),汉西域都护甘延寿与副校尉陈汤矫制发胡汉兵四万人,攻杀郅支于康居,匈奴乃又定于一尊。竟宁元年(前33),呼韩邪又入朝,汉赐给他一位美貌的宫女王嬙,以为其阏氏。此后匈奴对汉奉事唯谨,一直到王莽时代。 引自 第七章 汉代的武功
79人阅读
阅读改变生活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六章 汉帝国的盛世
汉平七国之乱示意图。景帝三年(前154)正月,吴自广陵西北向渡淮河,楚军自彭城南下,两军会...
-
第七章 汉代的武功
严酷的刑罚加上无微不至的搜括,在这双层重压下,人民的生活如何,不难想象。本来这些措施,...
-
第七章 汉代的武功
-
第七章 汉代的武功
(二)西南的拓展 今云南、贵州两省,加上四川省的西部和南部,以及甘肃省的南隅,这一片广大...
-
第七章 汉代的武功
(一)朝鲜的征服 今朝鲜半岛的北部地区及我国安东省一带,据说是周武王灭殷后颁给殷宗室箕子...
> 查看全部14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