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多重原因的问题
任何一个特定行为都不是由某个单独变量引起,而是由许多不同的变量共同决定。认定变量A和行为B之间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并不意味着变量A就是引起行为B的唯一因素。一方面,人人常常忘记行为是由多重原因决定的;另一方面,说某个变量只是影响特定行为的众多因素之一,并不是说这个变量就无足轻重。开车打电话是引发车祸的因素之一,禁止开车打电话,降低机动车死亡率1%,意味着每年能救下450条生命。
有的时候,单一因素不能产生巨大影响,但当几个因素结合在一起时,就会产生1+1大于2的巨大影响。这种一个影响行为的因素可能会由于其他因素的出现或不出现而产生不同的效应的现象,被称为交互作用。举个例子,研究发现,转学、青春期发育、早恋、迁居、家庭破裂,这些因素单独一项,并不会对青少年学业成绩产生影响,但几个因素相加,就会导致学业不良。
很多消极行为也有相似的逻辑:生物基因和环境变量存在交互作用。例如,研究发现,5—HTT基因的变异与人类的严重抑郁有关,然而,只有S等位基因(一种变异型)的人同时经历多重生活创伤性事件(例如儿童时期被虐待或忽视、失业、离婚),患抑郁症的风险才会较大。同时,单胺氧化酶A基因的变异与反社会行为有关,但也只有当儿童虐待、不良家庭环境等其他风险因素出现时,基因的一种变异型才会增加反社会行为出现的概率。(所以,不要再说为什么有的人同样经历不幸,为什么他们就没有犯罪/抑郁而你却犯罪/抑郁了?这既不是完全天生的,也不完全是社会导致的,而是一种生物基因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产生的结果)
复杂事件是由多重原因所决定的,这个理念似乎很容易理解,然而现实中,尤其当大众有预设偏见的时候,人们总是倾向于忘记原因多样性这一原则。当人们争论诸如犯罪原因、妇女和少数族裔待遇、贫困这些话题时,人们总是会更坚持自己原本相信的原因,而排斥其他的原因。这些人习惯用“零和”态度去对待其他原因:这些原因之间似乎是一种竞争关系,当你强调一个原因的重要性时,必然会降低我所坚信的原因的重要性。(当代互联网现状,明明两方所认为的原因可以是并存且交互发生影响,但两方一定要吵得不可开交、你死我活)
刘康康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七章:人为性批评
科学实验的人为性并不是一种缺点,科学家专门设置一些非自然发生的条件,才可以将许多相关变...
-
第八章:聚合性证据的重要性
公众误以为,科学研究领域中的所有问题都能通过某个关键实验得到解决,或者某个重要灵感成就...
-
第九章:多重原因的问题
-
第十章:概率推理
人们很难接受概率性预测的现实——人们并不是生活在一个确定的世界中。尤其是当人们面对和过...
-
第十一章:偶然性
我们大脑的进化始终以这样一种方式,就是让我们能够不懈地寻求世界中的各种模式。我们寻求身...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