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第五章 新体诗人
六朝诗的最后一段落是新体诗。
在新体诗之前,古代诗史中已有许多很工制的偶句,中代诗史里诗人渐渐偏重形式,所以对偶之流行也是意中之事。
一方面文人渐渐注重对偶,而一方面又兴起一种新的体裁——即所谓的“小诗”。
到第五世纪,诗坛上应运而生了“永明诗人”。永宁诗人捉住了诗史上的趋势,更进一步提出“四声”和“八病”的主张。
四声之分是他们的基本理论,而八病之忌则是作文的具体条件。八病,沈约曰:“诗有八病: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
在沈约、王融等人的提倡下,产生了不少新体诗的作者。
南方系统包括南齐及梁、陈,其中以谢眺为代表。
谢眺的诗长于写景,昔人称其“清绮”、“清俊”。小诗在民间酝酿了二百年,到谢眺手里,才算正式成立。
与谢眺同时或略后的南方新体诗人(简述):沈约、江淹、王融、吴均、何逊、庾肩吾、萧纲、徐陵、江总。
他们的作品大致分为三类:
写景,新体诗最宜写景。
抒情,他们的抒情诗以“宫体”为主,这种诗是冶艳而不深刻,轻佻而不庄重,富丽而不自然。宫体以外抒情诗也偶有佳作,如沈约《别范安成》。
咏物,中国咏物的诗从荀况的《赋篇》以来,大都是借物以寓意。新体诗中有一部分是纯粹的咏物诗,而这类诗注定是要失败的。
北方的新体诗。
北方的新体诗包括拓拔魏、北齐、北周及隋代。其中以庾信为代表。
庾信,字子山,为庾肩吾之子。幼年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年轻时与与徐陵齐名,世称为“徐庾体”。时年四十余,聘于西魏,值江陵陷,遂留长安,从此便不南回。时周陈通好,南北流寓之士,各许还其旧国,唯信及王褒留而不遣。
庾信的诗在南朝与在北朝的风格是不同的。南朝时诗的代表可举《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北朝诗的代表可举《拟咏怀诗二十七首》。另外庾信在律诗上的探索也很成功,到了与唐代律无异的地步。
满川风雨看潮生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二篇 第三章 陶潜
陶潜(公元372?~427),他的传记最早为沈约与萧统所作。 陶潜的生年、名字和籍贯都有异说。...
-
第二篇 第四章 元嘉诗人
第五世纪的诗人,习惯上称之为“元嘉诗人”。 钟嵘《诗品》:元嘉中,有谢灵运,才高词盛,富...
-
第二篇 第五章 新体诗人
-
第三篇 初盛唐诗 第一章 导论
唐诗分期,就唐诗而论,八世纪中期是个分水岭,以前为初盛唐期,以后为中晚唐期。 唐代前期诗...
-
第三篇 第二章 初唐诗人
由齐梁诗的继承和反对来看,初唐诗人可以分为王绩、陈子昂等反对齐梁风尚的一派,以及“四杰...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