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伦斯半岛游击远征(上)
旺仔的流水读书笔记,为未来末日翻阅查找资料参考用。劳伦斯生平中有段阿富汗经历,前面读《无规则的游戏》里作者也提到,当初阿富汗南部部族叛乱,怀疑后背有英人参与,而恰巧老劳就在阿富汗边境活动,此君可能被英方重点培养成特殊战线人员。
前言:
书稿成于巴黎和会期间,道出本书用意是阿拉伯起义合理化,让世人认定即便没有英国人支援,阿拉伯人也能获得胜利(书中罗列英国军政官员人员很多)。劳伦斯自言理想是让闪族人自建民族国家,但帮助其民族独立后又导致英国在当地石油利益受损而受到争议。劳伦斯坦言视英国人生命珍贵,策动受土耳其压迫的阿拉伯民众为英国利益效命,劳伦斯获得阿拉伯人信任,深知阿拉伯获得胜利后,阿拉伯人也得不到英国政府的承诺,英国政府只是利用劳伦斯在在阿拉伯人中的地位让其充当联络功能(联想到今日被一再许诺空头支票的库尔德人)。
简介,起义的基础(第一章至第七章)
第一章,濒临疯狂的两面人
游击战环境残酷,行军如行尸走肉,叙述阿拉伯人男性战士间同性恋行为。劳伦斯费尽心机去模仿阿拉伯人四维,放弃其英国的自我,又无法和阿拉伯人融为一体,同时保持两种风俗,教育,环境,又加之战争的紧张,感觉濒临疯狂。
第二章,所谓的阿拉伯人
讲述阿拉伯人构成,语言,地域,民族起源,特别讲述也门的山地民族如何迁徙成游牧民族,再定居成农耕民族,再被迫迁徙的循环。
第三章,黑白的信仰
劳言;闪族人黑白分明,分析其民族性格,有想象力,没创造力,生产最多的是信仰,阐述阿拉伯人的信仰习惯,闪族人在纵欲与自制之间徘徊。
第四章,土耳其伺机崛起
阿拉伯人侵略但不善于管理,由土耳其人做助手,后来被助手篡位。土耳其人采取军警统治,但政治理论和阿拉伯人一样粗糙。土耳其人打压阿拉伯人和亚美尼亚国家主义。
第五章,起义
麦加的谢里夫,圣裔,也是麦加的埃米尔被土耳其人软禁在土耳其,后来回到麦加,重建旧势力。汉志地区不产粮,需要看土耳其人脸色从外部进口,土耳其人需要麦加的宗教影响力,也不敢轻视麦加势力。土耳其想拉拢阿拉伯人加入同盟国,但阿拉伯人不愿意和基督教的德国结盟,没有依从土耳其,英国人愿意为麦加开放口岸放粮,实质是拉拢阿拉伯和英国结盟在土耳其背后放火。侯赛因·伊本·阿里,阿拉伯国父,长子阿里,次子阿卜杜拉,三子费萨尔,都在积极奔走组织起义。
第六章,美索不达米亚
在中东接触小人物为伍,青年土耳其党成员都是希腊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亚美尼亚,犹太后裔,土耳其农民逆来顺受,被抓去当兵。英国人着手培养阿拉伯人对抗土耳其人,但是在美索不达米亚的英军在本质上是侵略敌人领土的外国部队,当地民众排拒他们。
第七章,内斗
英国人内部勾心斗角,劳伦斯申请调到外交部阿拉伯局。
卷一,发现费萨尔
第八章,航向沙特
乘船从苏伊士运河到吉达,在吉达会见侯赛因的次子阿卜杜拉,评估其不适合做武装领袖。麦加吉达地区的外国侨民不支持阿拉伯人建国,都市居民也难以接受旧有的宗教法律。英方安排劳伦斯去搜集侯赛因第三子费萨尔的资讯。
第九章,凝滞之城
吉达街景,会见阿卜杜拉,任阿拉伯外交部长,威尔森是英国驻麦加公使,斯托尔斯是开罗的东方事务大臣。
第十章,前往麦加
介绍侯赛因长子阿里,评估长子阿里和四子扎伊德都不适合当起义领袖,被护送到麦加去见费萨尔,沿路收集地理水文情报。
第十一章,沙漠群峰
阿拉伯的炎阳,骑骆驼的长途跋涉,中途遇到被土耳其收买的阿拉伯人探听。到沙夫拉河谷。
第十二章,会面
河谷村落,见到费萨尔。
第十三章,起义沿革
埃及陆军奉命来协助阿拉伯起义,但埃及人态度消极很懊恼。劳伦斯坦言英国相当世界警察,策反土耳其军官。和费萨尔了解起义经过,土耳其惨无人道,阿拉伯人装备落后,士气低落,部队几乎瓦解,劳伦斯收集情报,准备回埃及。
第十四章,大会各路英雄
劳伦斯见到各色起义人马,坦言阿拉伯人是为了拜托帝国而战,并不是为了建立帝国。
第十五章,狂野的山民
旁敲侧击打听情报,部落共同对外,但也无法忘记家族仇恨。劳伦斯评估,部落只能防守,贪婪成性,不听指挥,经过训练可以根据当地地形和民风成为防守阻击部队。劳伦斯答应费萨尔予以支持。
第十六章,重回埃及
在护送下到达延布港,乘船回吉达,英国船长对劳伦斯穿着阿拉伯人服饰斥责。乘船来到苏丹,沿尼罗河到开罗。开罗方面对是否介入阿拉伯起义有分歧,劳伦斯的情报外交能力获得英方高层的赏识。
卷二,阿拉伯攻势展开(第十七至二十八章)
第十七章,渐入佳境
牛津毕业,熟读兵书,痴迷情报,不愿担任军事顾问,但在此被派到阿拉伯联络费萨尔。英国支援军事技术人员,飞行员和武器,阿拉伯反抗土耳其渐入佳境。
第十八章,苦涩的重逢
再次见到费萨尔,之前遇到土耳其袭击,随费萨尔转移阵地。
第十九章,费萨尔的一天
费萨尔部队士气低落,费萨尔利用个人能力鼓舞士气,劳伦斯记录费萨尔工作与生活的一天。
第二十章,固守延布
入乡随俗,劳伦斯穿上阿拉伯服装,返回延布,同时费萨尔也败逃至延布,英方和阿方研究布防挽救延布。
第二十一章,战局骤变
劳伦斯和法国军事代表团代表就由谁主导战争发生分歧。土耳其部队败退集结麦地那城外消极防御。
第二十二章,第一波攻击
阿拉伯人缺乏团队精神,单位越小,表现越好,展开对沃季的第一波攻击。
第二十三章,起兵
英国军舰协助转移物资。
第二十四章,两百英里跋涉
介绍费萨尔军营中主要人物,赶往阿布杰雷贝特。各个部落形成一个民族行军。
第二十五章,进军阿布杰雷贝特
行军中抓到土耳其投机分子,哈穆德河谷,拉艾尔山。
第二十六章,与海军会合
介绍起义军中各个起义部落,在英国配合下占领了沃季城。
第二十七章,攻占沃季
攻城后阿拉伯人搜刮掳掠。
卷三,铁路攻防(第二十八至三十八章)
第二十八章,智斗布雷蒙
法国军事代表布雷蒙担心阿拉伯势力做大不积极配合,其后继者同意予以武器支持。土耳其军队中的巴格达军官贾法尔投诚,费萨尔想请贾法尔担任总指挥官来训练阿拉伯部队,但侯赛因国王不能容忍美索不达米亚人或叙利亚人任领导,坚持要由麦加人来解放大马士革。法国人计划攻占阿卡巴港以阻遏阿拉伯建国运动。
第二十九章,沃季扎营二三事
劳伦斯走路穿梭在各个帐篷之间,部落矛盾引发混乱。
第三十章,各方臣服
费萨尔争取更多部落支持,以便进一步进军发展,费萨尔要求各部落尽弃前嫌,通力合作,凭借个人智慧和能力将阿拉伯部落联合在一起。
第三十一章,抱病出任务
带病出外执行任务,汉志地区怪异的山,随从争执,亲手惩罚行凶的随从。
第三十二章,会见阿卜杜拉
河谷路段惊险万状,景致令人忘忧,热气与病痛缠身,熔岩河谷。阿拉伯对待患者和他们好客一样,自以为是的好意不在意当事人的抗拒。见到阿卜杜拉,转交费萨尔的文件。
第三十三章,梳理起义原则
躺了近十天,思考阿拉伯起义问题,认为汉志战争在占领沃季那天便已获胜。土耳其部队物资缺乏,劳伦斯的理念是摧毁其物资,阿拉伯人发挥机动性优势。
第三十四章,破坏汉志铁路
土耳其人要撤出麦地那,英国要求阿拉伯人不惜牺牲地配合英国围剿土耳其人。讲述特殊阶层牧羊人,离群索居。袭击土耳其火车站。
第三十五章,二度埋雷
白天热气袭人,遭遇龙卷风,暴风雨又冰寒透骨,在土耳其铁路埋设地雷,炸毁土耳其人的火车。
第三十六章,阿卜杜拉
劳伦斯叙述阿卜杜拉的言行性格,劳伦斯的观察总结能力很强。描述白色人种切尔克斯人。
第三十七章,重返北部
阿卜杜拉嫉妒弟弟费萨尔,装作不想打仗。劳伦斯想返回北部,讲述阿拉伯人骑骆驼冲撞同伴的过分的玩笑。
第三十八章,实践新计划
返回沃季,在费萨尔处见到阿拉伯优秀的战士奥达,强梁作风。
卷四,远征阿卡巴(第三十九至五十四章)
第三十九章,踏上征途
踏上阿卡巴远征,在库尔绿洲休整。
第四十章,扎营吉济尔河谷
库尔农园是投入疯狂战争前的美好回忆。同行者纠正劳伦斯的阿拉伯语。山路崎岖,吉济尔深峡谷,颜色瑰丽。叙述阿拉伯男性同性恋,成为劳伦斯的仆人。
第四十一章,火山迷宫
平坦沙地,红色岩柱,底部风化,如同迷宫。行军中见到英国军事人员,疯狂破坏铁路。汉志地区的熔岩区,平缓的山谷,如烟囱一样的沙岩柱,火山地带的火山口。
第四十二章,炸了就跑
一路破坏土耳其设施,荒凉孤立之地,热风夹带热沙。阿拉伯劫掠队在夜色中六亲不认。
第四十三章,行行复行行
再度上路,离开沃季第十四天,在沙地上赶路。劳伦斯叙述其坐骑骆驼是内志的伊本·沙特送给侯赛因国王的。吃鸵鸟蛋。
第四十四章,抵达锡尔汉
单骑返回营救走失的仆人,同行人埋怨劳伦斯做事鲁莽。穿越沙漠,安全抵达锡尔汉河谷。
第四十五章,行军任务完成
找到豪威塔特族人。
第四十六章,豪威塔特族飨宴
客人按尊贵分几轮陆续在餐盆边进食,最后由儿童吃残渣。
第四十七章,各方投效
锡尔汉河谷蛇患,一星期内吃了十五顿大餐,吃了五十头羊,周围部落来投靠,也带来各自的虱子。
第四十八章,蓄势待发
叙利亚人发挥阿拉伯思维想打算改变计划去攻击大马士革,劳伦斯分析占领阿卡巴的意义,劳伦斯指出英国在阿拉伯起义背后别有所图,存在一份战后瓜分半岛的密约。土耳其人将此消息传播给阿拉伯人,起义军要求劳伦斯为英国政府承诺背书,劳伦斯自述为了战争的胜利开始许诺空头支票,但劳伦斯也决心要为阿拉伯人利益奔走于战后各方的谈判桌上。劳伦斯模仿阿拉伯强盗的做派讲故事,逗得大家发笑(劳竭力将自己阿拉伯化,获得阿拉伯人信任,也造就后来英国背信弃义后一部分阿拉伯人对其失望的结果)。出发前吃炖没断奶的小骆驼。描述阿拉伯人的帐篷。
第四十九章,进军阿卡巴
走出锡尔汉河谷,和阿拉伯人谈论星空。发现土耳其人已经有所防备,炸毁沿途水井,劳伦斯利用欺骗手段使土耳其人误判起义军准备进攻大马士革,牵制大量土耳其兵力。
第五十章,骗敌突击队
仅为迷惑土耳其人,劳伦斯不愿造成人员伤亡,说服阿拉伯人不要伏击过路土军,破坏土军铁路。
第五十一章,满载而归
袭击土耳其车站,劫掠羊群。
第五十二章,富维拉得而复失
挖通土耳其人炸毁的水井,一路袭击土耳其哨站。
第五十三章,马安守军吓破胆
在烈日暴晒中和山谷中的土军激战,通过战俘得知马安的兵力。
第五十四章,直抵阿卡巴
阿拉伯人抢劫土耳其的营地和火车,将死者身上的衣服剥下来充当战利品。劳伦斯形容阿拉伯人为争战利品互相叫嚣的乌合之众,只有放任阿拉伯劫掠才能促使阿拉伯人继续战斗。直抵阿卡巴,土军果然只对外面设防,没有防备腹地,被劳伦斯利用攻心术劝降守军。距离由沃季出发刚好两个月,七月六日,跃入阿卡巴海中戏水。
卷五,转捩点(第五十五至六十八章)
第五十五章,求援奔波苦
士兵,战俘,面临饥饿问题。亲自赶往苏伊士运河向英军求援,英方派补给舰队。用四十九个小时从阿卡巴抵达苏伊士运河。
第五十六章,前往开罗
在阿拉伯半岛待了四个月,近四个星期骑骆驼走一千四百英里,劳伦斯协调来大量粮食和金币供给阿拉伯人,说服法国军事顾问给予物资支持。
第五十七章,叛变疑云
说服侯赛因国王将费萨尔武装调归于艾伦比账下。阿拉伯守军中有人想以重金为代价向土耳其人归降。劳伦斯及时获得情报并巧妙利用物质奖励化解。
第五十八章,种族大杂烩
下一步准备进军大马士革,叙述叙利亚复杂的政治宗教族群局势,即便是同样信仰,也因为教义和族裔差异而产生矛盾。在争议之地,土耳其安置大量高加索的切尔克斯人,同样是穆斯林却反对阿拉伯人而效忠土耳其。
第五十九章,种族与宗教大拼盘
叙利亚六大城市,彼时尚属于叙利亚。耶路撒冷是脏乱的圣城,居民憎恶西方人。贝鲁特是法国的私生子,主导思潮是基督教商人,是叙利亚的门户,存在一群知识精英。大马士革是政治宗教中心。哈马和霍姆斯是制造业城市,出产纺织品,远销国外。阿勒颇包容地区所有文明。叙利亚人肤浅不懂法律,却是政治狂热分子,种族宗教大拼盘,尝试统一智慧成为硬拼凑成的四不像。讲述突击队的配置,不能将不同部落混杂作战,采取轮流作战,阐述游击战术。
第六十章,空袭,突击,骗敌
劫掠土耳其人,英军用飞机骚扰马安,炸毁铁轨。
第六十一章,暂栖圭威拉
两名教官加入突击队,讲述英法对殖民地不同行事作风,安抚义军中的派系。
第六十二章,绝美的瓦地伦
离开圭威拉,山谷成为平原,一些部落犹豫是否加入义军。
第六十三章,斡旋
劳伦斯亲自返回阿卡巴找费萨尔联络消除部落纷争,在泉水沐浴期间见到流浪的阿拉伯老人,叙述此地文化的历史变迁。 (I完)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