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五月风暴”:力比多政治的胜利(第2节)
艺术的终结与争论的开启
本节主要讲述情境主义者对“五月风暴”的铺垫作用。
1966年,法国学生联合会斯特拉斯堡大学分会决定资助出版情境主义小册子《论学生生活的贫困》,学生开展一系列针对学校和课堂的抗议活动,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和抨击,被看作是“五月风暴”的预演。
情境主义国际:1958年居伊•德波创建的艺术文化组织。前身是波特拉齐小组和意象主义包豪斯国际运动。
50年代情境主义者的问题是艺术终结之后文化的角色是什么?他们认为现代艺术丧失了批判功能,成为体面的经典。德波试验了各种令人想起达达主义的“反艺术”形式,希望复活文化的社会批判功能(在电影院和巴黎圣母院展示“电影已死”、“上帝已死”)。但是新达达主义并没有能够解决艺术消亡问题。
60年代,情境主义者的聚焦从当代文化转变到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开始探求激进政治的历史基础和哲学基础。除了无政府主义,情境主义者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对“五月风暴”积极分子产生重要影响。
情境主义者的小册子在证明大学危机是更大的社会危机的必要组成部分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后五月时期,日常生活革命计划诞生。“革命”不再意味着夺取权力或者生产方式社会化,而是一场人际关系和生活条件的基层改革。
56人阅读
大酱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2章 20世纪60年代法国纪事(第6节)
暗杀巴黎 本节讲述法国现代化在城市规划、建筑、日常生活等领域的反映和一些作品对这些趋势的...
-
第3章 “五月风暴”:力比多政治的胜利(第1节)
本章将逐渐走进“五月风暴”中心及当时毛主义者的反应和各方对“五月风暴”的解释。 “英勇游...
-
第3章 “五月风暴”:力比多政治的胜利(第2节)
> 查看全部10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