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在乎客观实际,与其要效率不如要自由
亚里士多德建立自己的学院吕克昂。不像柏拉图的阿卡德米学园,后者研究的更多是数学、猜想和政治哲学,而吕克昂学院则更关注生物学和自然科学。
亚里士多德《工具论》认为,每个合格的定义都包含两部分。首先,他将被定义物划归至某一族类,这个族类具备的一般特征也正为该物所具有。其次,他指出该物不同于该群类中其他物体的特点。苏-柏对定义追求中,远离事物和现实、趋向理论和观点,远离个体,趋向共相,远离科学、趋向经院哲学。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氏只在乎客观实际,而柏拉图陷入主观未来。亚里士多德主张回归事物,回归自然和现实未加粉饰的脸,对探索有血有肉的具体个体有浓厚兴趣。柏拉图出于对共相和普遍共性的热爱,不惜在理想国中将个体彻底毁灭,以构建自己心中的完美国家。
布里丹之驴——一只完全理性的驴恰处于等质等量的干草中间将会饿死,因为它不能对该吃哪一堆干草做出任何理性的决定。
亚氏预见到个体化朝着物种起源的反方向发展的定律,即发展层次越高,专业分工越强的物种,生育后代的数量越少。
提出究极物料的概念,并不派生出任何的形式,不具备任何形式的质料就是无物。质料在广义上即指形式上的可能性,形式是质料的实现形式,是完成了的现实。(类似于干细胞?)
上帝并不创造,但他推动世界的运动。上帝自身即是纯粹活动本身,是无为之王——“国王在位,可他并不统治。”
美的形式从本质上是对现实的模仿,是对自然的映射。
亚氏承认生命的目标不是为了善而善,而是为了寻求幸福。幸福之道一曰中庸之道,在于度的把握。德尔菲的阿波罗神庙镌刻着这样一句箴言,凡事勿过度。二曰物质财富,成就财富的普遍秘诀是创造垄断。。三曰友谊。
政治上亚氏虽然保守,但对个人品质、隐私和自由的珍视却超过社会效率和权力。激进主义是稳定的奢侈品。私有制不是罪恶的源头,人性的罪恶才是。
如果一个人可以很快就下定决心,那是因为他需要考虑的东西很少。赞同城邦国家而不是民族国家,赞同国家管理教育。
所有的政府形式都有好有坏,并且适应各自不同的情况。理论上说,理想的政府形式应该是将所有政治力量其中的一位对优秀的人手中。(贤者政治,既有能力又有美德。)
亚里士多德没有柏拉图的改革激情,那种对人类愤激的爱使得这位伟大的理想主义者谴责他的同胞的复杂感情,也欠缺柏拉图无畏创新、无尽幻想和无限宽容的品质,但是他有冷静和批判式思维。
阿罗德斯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序言
前所未有的学习热潮引发的却是集体性无知的蔓延。 人类对知识进行人性化改造的历史开始于以对...
-
柏拉图:蔑视民主,提倡贵族制`责任`个性与隐私
卢梭坚持性本善,文明本恶,坚持人生而平等,后天的不平等完全由阶级划分的社会制度导致,法...
-
亚里士多德:在乎客观实际,与其要效率不如要自由
-
弗朗西斯培根:理论应用于实践,思维是观察的助手
漠然与顺从的东方精神 无论是斯多葛学说,还是伊壁鸠鲁学说——一个坦然接受失败,一个在欢乐...
-
斯宾诺莎:自在实体,无限`永恒`善且唯一
主观主义唯心主义之父笛卡尔与客观主义唯物主义之父培根。 斯宾诺莎受迪卡尔影响很大。笛卡尔...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