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一日:25—36章
C25:凯末尔自己已经有预感会发生什么事了,“什么我都有预感。”
在高考考场前徒劳地寻找内希贝姑妈,可能并不是人太多了找不到,而是内希贝姑妈根本没有来。
这一章的标题“等待的痛苦”,另一种诠释是“未知的,怀疑的痛苦。”
但他宁可在公寓等待也不愿意亲自去一趟芙颂的家里,即便之前作出了去拜访的承诺。
芙颂也许仍然还没有赢,但凯末尔也终于输了。凯末尔到此时尚不自知:拖得越久,败得越惨。人得承受力是有极限得。但,也确实没有什么解决的办法了,除开那个没办法做到的。
我在想:失恋时的情绪,究竟是悲伤还是愤怒占上风。
C26:到这时,凯末尔还在想着自己对芙颂的重要性,当然,这很有可能是真的,但同时,这也是怎样的一种自大,自傲。这种自大让他残忍地邀请了芙颂来自己的订婚仪式,也正因如此,他将自己的弱点和不堪暴露了出来。算是活该吧。
C27:理性上,任谁也知道不要被自己的情绪影响,但这话安慰别人是欺人,安慰自己是自欺。
其实还是羡慕他,他还可以猜疑芙颂可能别人在一起,对他来说还存在着芙颂不和别人在一起的可能性。
迷信与预兆是身处绝望之中的人最后的救命稻草。
C28:想到王菲《不留》,想到米兰·昆德拉在《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中的灵与肉,想到太多表达类似含义的东西。
到这一章,已经有多少种情绪了:嫉妒,等待,悔恨,愤怒。还有这些情绪所带来的自毁和自我惩罚的倾向。熟悉,真是熟悉。呵,读到这,不知道是在写读书笔记还是在分析自己了。
物件与回忆让人安慰,同时也让人痛苦,但我清楚这样的安慰是多么令人上瘾。
这时分析和研究自己当然是完美的时机,但同时,也绝对无法得到一个真正能够自洽的结论。
又羡慕凯末尔了,直到30岁,才失去了所谓“与生俱来的幸福“。
C29:爱上一个人的方式,起点或许各不相同。但身处其中的痛苦,或是完全一致的。
C30:搬家了,当然,我不觉得内希贝姑妈是在说谎。事情往往就是这么简单。
C31:哪里有什么计划能让人忘掉另一个人,徒劳与自欺而已。
读这一章对那张地图的描述,一时分不清,究竟是那座博物馆在为这本小说佐证,还是这小说其实是那博物馆的导览。
回忆,回忆真是美好的事物。
C32:爱一个人,是真可以在人群中将其一眼认出的。
时刻幻想着偶遇,以至于独自一人时也能自言自语,这些都是熟悉的。
或许不是凯末尔不懂珍惜,而是他从来没有了解过如何善待一个女人,亦或者,这两者其实是一回事。
C33:这心态下的猜想总是要朝着最糟糕可怕的方向去的。这种状态下的人,怕死,怕疼,害怕他人的惩罚,不够勇敢,反倒成了优良的品质。
C34:又可以重复一遍了:女人是天生的职业玩家。
我再一次愤怒了,虽然我百分之百理解凯末尔的思念,但还是想指着鼻子骂他:你有什么不满足,你凭什么不满足。
心理医生,真是个笑话,同父母,同亲人都说不出口的话,何以能对一个陌生人说出来?
C35:第一百六十页疑似错别字:“三天候“应写作”三天后“
凯末尔在物品上寻求回忆,于我来说,便是从那些看过的电影,听过的音乐,读过的书,玩过的游戏中寻找过往交谈的片段。
“爱恋不过是一场高烧,思念是紧跟着的好不了的咳“,李宗盛这比方真是绝了。
C36:洁依达可真是一个好朋友。
芙颂没有回信,想得到的。读了一小半,我能完全体会凯末尔的情绪,但真可惜,真可惜我不是女人,没有办法去揣测芙颂到底是怎么想的。
这章读完,忽然地,自己曾经,还有现在做过的那些疯狂的事,都涌上回忆了。
低**人口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四月十九日:1—12 章
C1:引子。凯末尔的自述称那是他一辈子中他不知道最幸福的时刻,不禁想到王小波对“黄金时代...
-
四月二十日:13—24章
C13:一段关系中的言语的真假总是值得玩味的,但无论真话还是假话,在爱里都格外容易暴露破绽...
-
四月二十一日:25—36章
-
四月二十二日:37—49章
C37:芙颂家人也离开了,不留下一丝痕迹。 C38:一个人的沉沦拖着另一个人堕落。 像欣赏情感...
-
四月二十三日:50—62章
重新看了《锵锵行天下》第一季第二集对纯真博物馆的参观,以及第三集与帕慕克本人的对谈。感...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