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页中文序
从这广泛而具有深度的视野中,我们可以看到,“父亲”在蛮荒的原野上出现、在人类的历史中形成,也在历史的进程中消退。他曾走近我们,把年幼的孩子高高地举向空中;他也离我们远去,不管是为了战争还是为了工作,几乎就要消失于我们的视野,甚至成为逐新模的面孔和记忆。 父性的缺失是家庭的不幸,是妻子的忧愁,是孩子的悲伤,也是社会的抑郁。设想一下,若是我们的文化缺少阳刚之气将会是一种怎样的情景。于是,意识到了这一缺失就要去寻找。但是,鲁格・肇嘉同时也提出更深一层的命题:比父亲的缺失更为严峻的,那就是对父亲追寻的缺失。 引自 中文版推荐序 记得我也曾对鲁格・肇嘉的《父性》表达过这样的感受:作为“男人”,总是要外出“打猎”或“工作”的、甚至不惜走得很远…但是作为“父亲”,要想着回家,还要记得回家的路,还要克服回家途中的困难……这其中所包含的,是情感、是认知、是意志,同时还有信心和责任… 引自 中文版推荐序
56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