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页
余通籍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徳行一无可 许,老大徒伤,不胜悚惶惭赧。今将永别,特立四条以教汝兄弟。 一曰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二日主敬则身强。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功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之效验也。聪明睿智,皆由此出。庄敬日强,安肆日偷。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懈慢,则身体之强健,又何疑乎? 三曰求仁则人悦。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之气以成形,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一源。若但知私已而不知文在民受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至于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民救民饥之责。读书学古,粗知大义,即有后知觉后觉之责。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切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数语。立人达人之人,人有不悦而归之者乎? 四曰习劳则神。人ー日所着之衣所进之食,与日所行之事所用之カ相称,则旁人韪之,鬼神许之,以为彼自食其力也若农夫织妇终岁勤动,以成数石之粟数尺之布,而富费之家终岁逸乐,不营一业,而食必珍馐,衣必锦绣,酣豢高眠,呼百诺,此天下最不平之事,鬼神所不许也,其能欠乎?古之圣君贤相,盖无时不以勤劳自励。为一身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练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慧而长才识。为天下计,则必己饥己溺,一夫不获,引为余辜。大禹、墨子皆极俭以奉身而极勤以救民。勤则寿,逸则天,勤则有材而见用,逸则无劳而见弃,勤则博济斯民而神钦仰,逸则无补于人而神鬼不歆。 引自第492页
45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