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擦肩
千百年来,世道皆是如此,成与败、喜和悲只隔了一道光阴的距离。 每个人的一生,都有那么一段或几段刻骨难忘的感情,有那么一个或几个携手风雨的人。有一天,流年也许会将这一切都冲淡,而我们拥有的只是自己。回到属于自己的那个岁月山河里,一个人继续徒步天涯,只是我们并不孤单。 当世界开始喧哗的时候,你所能做的,只是沉默。张爱玲总算是和负心背信的胡兰成诀别了,尽管那段倾城爱恋化作烟尘,但张爱玲的伤却需要一段漫长的时间来修复,甚至一生都无法彻底修复。她不在意这些,只当作人生的必然。 张爱玲曾说过:“普通人的一生,再好些也是‘桃花扇’,撞破了头,血溅到扇子上。就这上面略加点染成一枝桃花。”而胡兰成,就是溅在那柄扇子上的血,洇染了她的江山。 胡兰成这几年逃亡,尚且一直有美眷相伴,张爱玲却因为他,承受了无尽的压力。抗战胜利,民众压抑了许久的愤怒,顷刻间如决堤之水,汹涌暴发。他们要对卖国汉奸进行严厉的声讨,那时的报纸如雪片纷飞,报上对漏网汉奸进行点名,要求政府严惩不贷。张爱玲作为无耻汉奸胡兰成的妻子,被无数声浪谩骂。 到了政治问罪于她的时候了,没有人相信她是无辜的。往日张爱玲在上海滩的成就,现在成了无法抹去的污点。这个才情女子没有害人,她唯一的错就是爱错了人。民众的情绪需要宣泄,胡兰成逃跑,留下张爱玲在风口浪尖,独自承受万民的流言。 风华绝代的张爱玲,顿时身败名裂。面对这场骤然的变局,张爱玲只能搁笔沉默。很多人说,属于张爱玲的时代彻底地过去了。的确,一个再好的演员,换了一场不适合她的戏,她也注定做不了主角。 张子静说:“抗战胜利后的一年间,我姊姊在上海文坛可说销声匿迹。以前常常向她约稿的刊物,有的关了门,有的怕沾惹文化汉奸的罪名,也不敢再向她约稿。她本来就不多话,关在家里自我沉潜,于她而言并非难以忍受。不过与胡兰成婚姻的不确定,可能是她那段时期最深沉的煎熬。” 张爱玲没有卖国,她如今只是为那场不合时宜的爱来承担所有的过错。历史的涛浪,会湮没一切,幸与不幸,快乐与不快乐,有一天都会戛然而止。时过境迁,张爱玲后来借《传奇》增订本出版的机会,在序言里第一次反驳了胡兰成给她招来的不良舆论。 “我自己从来没想到需要辩白。但是一年来常常被议论到,似乎被列为文化汉奸之一,自己也弄得莫名其妙。我所写的文章从未涉及政治,也没有拿过任何津贴……至于还有许多无稽的谩骂,甚而涉及我的私生活,可以辩驳之点本来非常多。而且即使有这种事实,也还牵涉不到我是否有汉奸嫌疑的问题,何况私人的事本来用不着向大众剖白……”胡兰成让张爱玲受了太多的委屈,以前她或许还会觉得难过,觉得不甘,如今连难过与不甘的情绪也没有了。这个男人,彻底地让她不屑。 命运给了张爱玲另一种交代,在《倾城之恋》公演后,她认识了生命里一个重要的贵人——导演桑弧。桑弧的出现,让张爱玲在暗夜里看到了一盏温馨明亮的灯。起先张爱玲对桑弧的邀请感到有些为难,虽然她之前的小说频频畅销,但是她从未接触过写电影剧本。不过张爱玲亦想让自己从泥淖里走出,重新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一米阳光。再则她手头一直拮据,她把跟桑弧合作的两部电影的稿酬都给了胡兰成。 张爱玲与桑弧合作的第一部电影是《不了情》,男主角刘琼、女主角陈燕燕都是当红明星,强大的阵容引起了轰动。沉默许久的张爱玲脸上泛起了历尽风霜的笑容。如此收获,让桑弧信心倍增,他又让张爱玲写了《太太万岁》,这部电影的演员都是当时上海滩的红角。该片在上海的皇后、金城、金都、国际四大影院同时上演,连映两个星期,场场爆满。 沉寂一段时日的张爱玲,似乎又找到了那个适合自己修行的道场。只是历尽沧桑的她,不再像以往那样锋芒毕露。寂寞的文坛,有时候无法承受太多的掌声与喧哗。所以,当张爱玲这两部电影收获掌声和鲜花时,同样也惹来了批判与嘲讽。 千百年来,世道皆是如此,成与败、喜和悲只隔了一道光阴的距离。张爱玲似乎安静了许多,她明知那些读者喜欢她的浓烈,喜欢她的明艳与张扬,可是她疲倦的心需要休憩,需要宁静。 因为几部影片,张爱玲与电影界的朋友有了一些交往。在片子拍摄的过程中,导演桑弧免不了要常去张爱玲的住处,与她交流影片事宜。如此一来,两个人的来往也就密切了许多。桑弧为人忠厚,性格拘谨,他有才华,但不会对女人甜言蜜语。他的人品与良善,远胜过胡兰成,但他风流自是不够。 那时众人觉得桑弧和张爱玲是一对璧人,一个未婚,一个前缘已尽。桑弧是大导演,张爱玲是大作家,两个人若在一起,岂不是天作之合?有热心的朋友向张爱玲说媒,想把桑弧介绍给她。张爱玲听后,并不言语,只是一直摇头。她用沉默的方式拒绝了这段情缘,许多人都不能理解,她为何如此固执坚定。但张爱玲就这样与桑弧错过了,她理智地选择离开,是因为她知道,他们在一起,亦不会幸福。 很多人都想知道,桑弧究竟有没有爱过张爱玲,而张爱玲又是否爱过桑弧。这个像谜一样的话题,在张爱玲《小团圆》出版之后,似乎得到了认证。在《小团圆》中,九莉对燕山说:“没有人会像我这样喜欢你的。”张爱玲在小说的最后又写道:“但是燕山的事她从来没懊悔过,因为那时候幸亏有他。” 张爱玲是爱桑弧的,而桑弧亦是爱张爱玲的。只是他们相识的机缘不对,所以,他们的爱注定无果。张爱玲原本就是一个不轻易说爱的人,在还没有完全忘记胡兰成的时候,张爱玲不敢重新开始。她才对胡兰成说过“亦不能再爱别人,我将只是萎谢了”的话,又怎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为桑弧轻盈绽放。在感情上,张爱玲虽然敢爱敢恨,但她亦有她的矜持,有她的尺度。 桑弧不是一个勇敢的人,比起胡兰成,他懦弱许多。他把对张爱玲的爱慕深藏于心底,在一起交往的时候,他谈到的也只是影片的话题,而那些与情爱相关的私事,谨慎细致的他不曾提起。朋友的提亲遭到拒绝,桑弧更不敢轻易触碰。他心里明白,张爱玲有伤,她尚未从那段情缘里彻底走出。他的出现只能缓解她的疼痛,却做不了那剂医治好她的良药。 “雨声潺潺,像住在溪边。宁愿天天下雨,以为你是因为下雨不来。”在《小团圆》里,九莉便是张爱玲的化身,这里的你,就是燕山。“过三十岁生日那天,夜里在床上看见阳台上的月光,水泥栏干像倒塌了的石碑横卧在那里,浴在晚唐的蓝色的月光中。一千多年前的月光,但是在她三十年已经太多了,墓碑一样沉重地压在心上。” 张爱玲和桑弧的这段情缘,就这样无疾而终。似乎根本就没有开始,就那样过去了,过去了。但这段插曲,又真实地在张爱玲人生的书卷里留下了一笔。桑弧给予张爱玲的,应该是一生温暖的怀想。他没有伤害,只在她最寂寥之时,轻轻地来过,又淡淡地走了。 后来,桑弧娶了一个圈外女子,彼此相敬如宾。也许这样的生活更适合桑弧,以他的个性,禁不起感情的涛浪。而张爱玲注定不会是一个平凡的女子,她给不起桑弧寻常的烟火幸福。她内心的叛逆与孤冷,不是桑弧所能承受的。这朵尘埃里开出来的花,只适合在远处默默地欣赏。他没有采折的勇气,也缺乏采折的资格。 隔年,张爱玲从上海去了香港。之后,她和桑弧就再也没有见过。直到1995年,张爱玲去世,许多人都写文章怀念张爱玲,唯独桑弧一直保持沉默。也许由始至终,他对张爱玲的爱,都以沉默相待。 因为懂得,所以沉默。桑弧如同张爱玲在海上的一朵浪花,来去如风,转瞬就成了过眼浮云。锦瑟流年,两两相忘。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