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不是塔希提
Silence-Orange (要有梦想 即使遥远 活在当下)
读过 望向星空深处
照片和数据传了回来,结合美国的飞掠探测器对金星的探测及后继的恒星任务,终于弄清楚金星不是塔希提。它的表面不是湿润的,而是干燥的 ——比地球至少干燥100倍。 它的温度达到了严酷的864华氏度——比其他任何一颗行星的表面都要热,足以融化岩石。借用路易斯•阿姆斯特朗在歌曲《沙得拉》中的歌词:“比它应有的温度还要热7倍” 。 大气中97%的成分是二氧化碳,氧气含硅少到测不出;它的气压是地球海平面气压的90倍,接近于地球上潜水员下潜到90米深时的体验,可以压扁潜水服。 云也不是水蒸气构成的,而是蓄电池酸液。它的环境是暗红色的,充斥着硫磺的味道。就算是最坚定的无信仰者,如果发现自己在金星上,他在生命最后几分钟里,估计也会觉得自己是在地狱里。 对于观星者来说,金星在天空中还是保留着美丽的外表,过去人类曾献身于这颗晨星和昏星,但现在它美丽的外衣乂添了一层恐怖。如果金星在几十亿年里拥有过海洋和温和的气候,那么可能也会有生命在那里,紧接着火山的剧变抹平了一切痕迹。 如果失控的温室效应得为这气候灾难负责,那么人类就应当为此紧张了。我们生活的地方是金星的兄弟,我们处于工业化时代,我们这颗星球的温度正在升高——人们认为,至少部分原因是大气中工业产生的二氧化碳水平升高。 格林斯波恩和他的同事写道:“金星上的环境和它的发展道路为人类敲响了警钟……无论金星看起来多么遥远,对它的研究对于气候变化的普遍原则来说都至关重要——我们也能因此了解我们自己家园的脆弱与坚强。 令人担忧的问题是,从我们满目疮痍的星球上看金星时,它是不是代表着我们的未来?用赫歇尔的话来说:如果我们希望对这繁复的大自然的耕究能够更进一步,就应当避免两个极端,我很难说这两个极端中的哪一个更危险。
Silence-Orange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业余爱好者与专业科学家的区分
业余爱好者与专业科学家的区分的新鲜之处,体现再这两个名词本身的历史当中。“业余爱好者”...
-
如果你觉得你无论如何都要瞎,也许你就会想在还能看的时候看点难忘的东西。
我们都是看星星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我们本来就是由恒星物质创造的,它存在于我们的基因...
-
金星不是塔希提
-
夜空之美是无价的,但人人都可以享受它。
如果我们醉心于构建自己的斑斓想象,构建自己的世界,就不应该对我们偏离了真理和自然的道路...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