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9|一种解释力超过其他的形而上假设足以成为精神根基
天人合一的假设至今尚无完美证据。不过每一种哲学的形而上假设从来都无从证明。对于这个究根问底的问题,恐怕只能给出一个维特根斯坦式的回答:思想的根基就是思想的界限,那里已经是思想不可超越的极限,再也无从反思了。于是,作为思想界限的形而上假设需要的并不是证据,而是解释的效力:只要一个形而上假设的解释力胜过与之相反的假设,那么这个形而上假设就足以成为一种精神根基。在这个意义上,天道与人道的一致性假设就有明显的优势,特别在于,它有着免于引入多余假设的理论优势,因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互相冲突的解释。当排除了世外本体的假定,也就等于排除了可能出现的关于世外本体的种种互相矛盾而无法协的解释,于是,所有需要反思的问题都被约束在“有证据”的生活世界内部。关于世外本体的假设,即假设生活的意义、道理和价值都有待于一个外在于生活世界的绝对本体来做出解释,其实是一个理论的自设陷阱。 表面上看,假设一种能够解释一切的世外本体,无论是神、第一因、绝对理念或者绝对精神,似乎可以一揽子消除所有百思不得其解的困惑,但这只是增加了不可解释的问题,却没有解决任何问题,相当于说,X 难以解释,于是增加一个与之相应的假设X’。但这不是对 X 的有效解释,而是把难以解释的一个问题变成了两个同构的难题(奥卡姆剃刀就是要切掉此类冗余假设)。 引自 历史何以为本?
45人阅读
狐狸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P6|历史就是以人事为界限,与生活同尺度的存在论或形而上学
这意味着,如果以历史为本,我们就只需要承认一种以人事为界限的存在论或形而上学。在此,道...
-
P7|历史是历史意义的存在方式
天道与人道的一致性却意味着一个与此有所不同的形而上假设,它设定了形而上学与历史哲学的合...
-
P9|一种解释力超过其他的形而上假设足以成为精神根基
-
P10|生活必须解释自身意义,否则生活意义将沦为个人意见的个体化表达
只有能够完成自我解释的存在才构成有意义的存在。因此,生活的意义必须内在于作为“给定事实...
-
P12 | 任一事件的意义有待未来对过去的解释
就创作的可能性而言,未来呈现为平行的复数可能性,这意味着,时间的未来性基于时间具有可以...
> 查看全部17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