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甜蜜的疾病
三|雄关漫道真如铁
上一节提纯出的胰岛素可用于治疗1型糖尿病,但是对于2型糖尿病却不怎么有效。
一开始为2型糖尿病患者找出能够帮助他们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的药物就是渣男抓死耗子。
即使到现如今,也不知二甲双胍是如何降低血糖的。
恩斯特·史达林试图证实巴甫洛夫的猜想,即胰腺消化液的分泌完全由神经控制,却发现切断神经并不能阻止胰腺消化液的分泌,反而经过分析研究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被发现的激素——促胰液素。
口服糖水后胰岛素水平的变化比直接注射到血液胰岛素水平上升得快、多,这说明葡萄糖经过消化道时,会刺激胰岛素分泌。之后发现了GIP和GLP-1两个蛋白质都是从小肠肠壁细胞分泌后进入血液,能够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
GIP和GLP-1在人体内存活时间太短了,半衰期只有一两分钟,来不及唤醒分泌胰岛素。“理性”来看有两种解决方法:一是修饰和改变它们的结构,使其不容易被身体降解和排出;二是找出身体里什么东西负责降解它们,把该物质抑制了。
开发第一种方法,人们发现了GLP-1类似物药物以及在GLP上连上一段长长的脂肪链,延缓被切割降解的速度。
针对第二种方法,科学家们发现DPP-4是切割GLP-1的蛋白酶。破坏掉DPP-4的活性,也就能延长GLP-1在体内的作用时间了。
锁与钥匙模型在学习生物化学有关酶的章节,必会学到锁与钥匙模型,酶是锁,底物是钥匙。
描绘出DPP-4这把锁的细微结构后,通过电脑可以快速设计出与它牢牢结合的锁,其他的钥匙,包括GLP-1也就找不到机会开锁了。
直接注射入人体的胰岛素无论如何不可能感知和响应血糖水平的细微变化。医生们逐渐发展了活体胰腺移植技术和胰岛移植技术。
人工制造的胰腺制造“自己家”胰腺有尊严的等待,科学家们用理性的光照亮黑暗中的病魔。
46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