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北斗杂志社问
编辑先生 来信的问题,是要请美国作家和中国上海教授们做的,他们满胜子是“小说法程”和“小说作法”。我虽然做过二十来篇短篇小说,但一向没有“宿见”,正如我虽然会说中国话,却不会写“中国语法入门” 样。不过高情难却,所以只得将自己所经验的琐事写一点在下面一 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点就写 二、写不出的时候不硬写。 三、模特儿不用一个一定的人,看得多了,凑合起来的 四、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宁可将可作小说的材料缩成 Sketch,决不将 Sketch/材料拉成小说。 五、看外国的短篇小说,几乎全是东欧及北欧作品,也看日本作品。 六、不生造除自己之外,谁也不懂的形容词之类。 七、不相信“小说作法”之类的话。八、不相信中国的所谓“批评家”之类的话,而看看可靠的外国批评家的评论。 引自 答北斗杂志社问
75人阅读
青禾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
人往往以神话中的 Prometheus比革命者,以为窃火给人,虽遭天帝之虐待不悔,其博大坚忍正相同...
-
习惯与改革
以后较新的改革,就著著失败,改革一两,反动十斤,例如上述的一年日历上不准注阴历,却来了...
-
答北斗杂志社问
> 查看全部3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