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
转变看上去突兀,但在最初面对大量反对声音时,晃动其实已开始,人往往出自防卫才把立场踩得像水泥一样硬实,如果不是质问,只是疑问,犹豫一下,空气进去,水进去,他两个脚就不会粘固其中。思想的本质是不安,一个人一旦左右摇摆,新的思想萌芽就出现了,自会剥离掉泥土露出来。 采访不用来评判,只用来了解;不用来改造世界,只用来认识世界。记者的道德,是让人“明白”。 引自 十 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 还是倾向于理性客观么?但疑问的本事也具有引导性啊,引导当真不能改造世界?
48人阅读
鱼崽要爱要自由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四 是对峙,不是对抗
做调性报道,出发时能不能做成没一点着落,回来后能不能播出没一点把握,但出差回到办公室围...
-
五 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
有观众看了这个节目,在我博客里留言:“那你说说,什么是探寻? 底下有另一位观众替我写了个...
-
十 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
-
十 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
说完这三个细节,我说:“您认为媒体有偏见,是的,可能媒体会有偏见,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这...
-
十一 只求了解与认识而已
老范坐边上,后来她写道:“说实话,他的坦率让我绝望。一个过于主动甚至积极坦白自己内心阴...
> 查看全部9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