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巨大孔隙的时代
我们已经有身在此处却可以和远方的任何人相连的信息媒介,但世界真的因此而变得广阔了吗?孩子也能用手机和互联网了,然而讽刺的是,交流变得越来越内向,圈子越来越窄。信息交流的对象是局限的,人们几乎是强迫性地和交流的对象反复交换信息。我们拥有了本该能打开世界的媒介,世界却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封闭… 既然如此,扔下手机去陌生的地方,世界オ广阔。向陌生人问路,问问有没有能吃到当地食物的餐馆,吃完之后听店里的人说许多事,这样做,世界才能豁然开朗。让社会产生巨大孔隙的作业,该从哪里着手呢? 引自 有巨大孔隙的时代
42人阅读
karmenkaka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山本曼波
也许我是想看到这位大婶为我忙碌的样子。或许占据味道的大部分的,是有人为自己做饭的心情。...
-
城市正在遭受空袭
今后,“城”的重建会是十分艰难的。一些人同心协力,即便时有争执,仍然一起脚踏实地地生活...
-
有巨大孔隙的时代
-
都市的条件——世界敞着开口的地方
寺院神社,它们的存在,促使人换个位置眺望自己的人生。不是从自己站立的位置眺望自己的人生...
> 查看全部4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