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
唐诗里的烟火人间 温伯陵 54个想法 ◆ 序 >> 总有人爱惜的不是自己,而是那些受苦受难的人,如果可以,他们宁愿割肉饲鹰。 >> 唐诗从来不是干巴巴的一首诗,唐诗的背后是历史的跌宕起伏,是诗人的生活境遇和思想感情。 >> 那些唐朝诗人不得志的吐槽,悲悯的善良,执着的奋斗,内心的底线,爱情的追寻,交织起来就是一幅璀璨的烟火人间。读唐诗,读的终究是自己。 ◆ 李世民: 奋斗者永远在路上 >> 一腔热血,一生未凉。 >>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 可世界就是如此残酷,它逼着你做不愿意做的事,还要你背负着巨大的压力往前走。 >> 混得比别人好,当常怀谦逊之心;混得比别人差,无非撸起袖子继续加油干而已。 >>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 王勃: 他只活了27年,却留给世界1000年 >> 两雄不堪并立,见异己者即攻 >> 人,活在天地间,不过微小如尘埃,不自贱、不气馁,只要向死而生。一颗狗尾巴草,也要开出一朵花来。 ◆ 骆宾王:钢铁直男是怎样炼成的 >> 狂了一辈子,怒了一辈子,硬气了一辈子,奔走半生依旧还是少年郎。 >> 最好的文学创作,都是在顺其自然的情况下一泻千里。 >> 在战场上不学习杀人,就会被人杀死;在幕府中不学习谋划,就会丢掉前途;在文案里不学习写作,就会失去工作。想要在社会上立足,核心因素从来不是学历,而是终身学习的能力。 ◆ 王维: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 >> 王维很少有吐槽命运不公的诗句,也没有怀才不遇的怨愤,就连妻子去世后,也没有留下半点怀念的痕迹。他把所有的想法都内化于心,不再向外表达。不是不想说,而是没必要说。 >> 活得通透的人,往往比较平静。 >> 一般来说,越需要包包、房、车来炫耀的人,其实内心越不自信,而越是什么都不在乎的人,反而是内心强大的狠角色。 >> 曾经有朋友和我说:“如果一个人见识过世界,一定会明白别人的不得已,然后可以更加包容地看待人和事。没有戾气,更多的是理解。” ◆ 杜甫: 为苦难的人民,为苦难的家国,我流泪 >> 由于见识过五彩缤纷的世界,也不缺钱,富养的孩子会更关注精神和理想,不至于为了蝇头小利而挣扎。这是一种格局。即便后来人生落魄,也很难改变从小的教养,经常有人羡慕落魄的贵族依然优雅,原因就在这里 >> 他不需要在神坛上被万人敬仰,如果需要,他宁愿在祭坛上割肉饲鹰。当年孔子站过的祭坛,来来去去很多人之后,杜甫也走了上去。这就是圣人。 ◆ 杜甫: 去不掉书生气的人,请不要当官 >> 年轻人总是盲目自信,可他们低估了世俗的力量。人生不是百米赛跑,而是一场马拉松,拼的不是爆发力而是耐力。杜甫没有规划的青春,拖了中年梦想的后腿。 ◆ 李白: 只要活着,就得折腾 >> 这种执着精神真的让人佩服。他受过那么多打击,看到那么多冷眼,听过那么多冷嘲热讽,依然不抛弃不放弃。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这就是真正的李白。 >> 余光中说:“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 李白: 读书这种事,就是暴力决定一切 >> 苏轼在《晁错论》中有句话:“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那怎么才算坚韧不拔呢?有请苏轼同志现身说法。 ◆ 贺知章: 他乡容不下灵魂,故乡安不了肉身 >> 贺知章时来运转,仅仅四年时间,他就从七品官升为礼部侍郎,后来又做了正三品的太子宾客、秘书监,用前半生的积累,换来后半生的功成名就。那些年,贺知章的口头禅只有六个字:别着急,慢慢来。 >> 为什么成年人总是有抹不去的故乡情结?人在他乡,终会有酸甜苦辣,却又因人情世故而不能放肆,每个人都像戴着厚厚的面具,强颜欢笑,而在故乡度过的童年岁月,恰恰是舒展的灵魂。少年们自由奔跑,放肆大笑,没有生活的压力,也没有肩负的责任,活得简单而轻松。 ◆ 高适: 要做点事,就得务实一些 >> 历经世事的男人,不可能和只有利益的人交朋友,而历经世事的女人,不可能和没有利益的人交朋友。 ◆ 孟浩然: 真性情的一生,纠结的一生 >> 但孟浩然不是。他的隐居只是暂时逃避,内心依然渴望在世俗社会获得成功。就像某些大学生,临近毕业却不知道如何面对社会,只好考研、读博,他其实并没有对学术的执着追求,只是想在学校躲几年。可完成学业后,最终也逃不过与社会接轨。 >> 孟浩然的一辈子,活得很纠结。他想出仕做官,又不愿迎合社会;他渴望成功,但弯不下腰;别人想带他一起飞,他却不能抗拒内心的真性情。有时候,真的不知道他想干什么。 >> 你选择了什么样的道路,就要为其结果负责,千万不要瞻前顾后、摇摇摆摆。人生短暂,想做就要去做,听从内心的召唤,做自己想做的事,所求的只是不负本心。毕竟人生,开心最重要。 ◆ 颜真卿: 用一身正气,给大唐留下一个光辉的背影 >> 天下成就任何事,只有两条路:掌握深厚的理论知识,并且了解世界的人生百态;等到有一天机缘巧合,也许就能理论结合实际,由量变达到质变。 >> 《麻姑山仙坛记》全文九百余字,笔力老辣,布局充实,文章和书法在大气之中偏偏又带着一股灵气,因此被历代书法家誉为“天下第一楷书”。 >> 有时候,你全力以赴地去做某些事,却未必能做得成;当你抱着一种松弛的心态,随心所欲地去做时,往往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松弛是舒展的身体,也是自由的灵魂,不被束缚的姿态恰恰能写出最灵动的作品。 >>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你认识生活的真相之后,还依然热爱生活。 ◆ 白居易: 就算拼尽了全力,我们也只是个普通人影 >> 不是说哪一种生活更好,只是个人的选择和阅历,决定了各自的眼界和生活。 ◆ 李贺:理想破灭后,一个人还剩下什么? >> 人有两种生命:精神生命和肉体生命。精神生命一旦死去,留下的肉体也只是一具行尸走肉,没有梦想,没有活力,也没有朝气。 >> 他说过,“天若有情天亦老。”事实证明,老天无情,人寿有时,一语中的。 ◆ 韩愈: 我用一支笔,捍卫着大唐的底线 >> 如果李白代表着盛唐气象的朝气,那韩愈就代表着盛唐气象的底线。底线有多厚,上限就多高。珠穆朗玛峰能够高耸入云,是因为青藏高原有四千米的海拔。我们念念不忘的盛唐气象,也是因为有无数韩愈这样的人在托底。 ◆ 张籍: 你对我好,我知道,但我们不合适 >> 人呐,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一纸合同、一对结婚证看起来没什么用,但它的作用在于给了双方仪式感,让双方都明白:契约,是要遵守的。 ◆ 杜牧: 人生最悲愤的事,就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 在唐朝,士族门阀也是有圈子的。华北的崔、卢、郑、李、王号称“五姓七家”;江南王谢早已成明日黄花,而“兰陵萧氏”一家独大;关中的裴、韦、柳、薛称为“四姓”。而长安附近,还有一句话:“城南韦杜,去天尺五。”意思就是,韦杜两家,离上天只有半步之遥。 >> 杜牧就成为唯一登上《资治通鉴》的唐朝诗人。 >> 指点江山的激昂,依红偎翠的风流,蹉跎时光的落寞,奔波流离的不甘,终于化作阅尽世事的平静。风起云涌之后,还能云淡风轻,人生高境界也。 ◆ 李商隐: 多情之人,总被无情所恼 >> 正是因为生活不能重新来过,所以就赋予了想象这种力量。这里有无限可能,让人心驰神往。 >> 断臂维纳斯为什么会受欢迎?因为她是残缺的,不完美的,留下了想象空间的。在完美的躯体上,那条断臂有无限可能。男人对初恋的幻想,也是基于这种残缺美。他们会想,如果当初不分手会怎样?如果心里的话好好说会怎样?如果能一起走到今天会怎样……如果真的和初恋一起走下去,相信99%的人会败给柴米油盐,败给现实。永远不和现实接轨的残缺想象,反而是最美的。 ◆ 罗隐: 与自己和解才是人生第一要事 >> 所谓成长,就是接受自己的一切,不再执拗地认为自己才是世界的中心。 >> 自信的来源,最主要的途径是不断取得胜利。唯有胜利,才能让人坚信选择是正确的,能力是足够的,做事的方法是没问题的。 >> 谁都有难堪和不如意,把自己的悲愤撒向世界,虽然说了真话,写出好诗,别人看得很过瘾,但对于自己的命运来说,真的不是好事。 >> 人生在世,总会遇到沟沟坎坎,一生顺遂的人毕竟是少数,当实在求不得的时候,少一点儿执念真的不是一件坏事。 >> 所谓成长,就是接受自己的一切,不再执拗地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也不再强迫自己完成什么目标,而是接受自己遭遇的现实,努力活下去,然后在不完美的生命中,不忘曾经的意气风发。 ◆ 薛涛: 一个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 >> 美丽的女子会被人记住,但是坚强的女子令人敬重。当一个女子既美丽又坚强时,她将无往而不胜。 ◆ 鱼玄机: 才女与荡妇之间的距离 >> 那个年代,女人的才华、美貌只不过是男人的点缀,没有谁真正把鱼玄机看作独立的人。或许,只有温庭筠才是鱼玄机一生的陪伴——只要你回头,我就在。 ◆ 刘禹锡VS柳宗元: 一世人,两兄弟 >> 任何感情相交的基础,都是势均力敌。不论经济、地位、学识、人品有哪点不匹配,都很少有长久的感情,一个觉得折节下交,一个觉得攀了高枝,日积月累双方都不愉快。从这方面看,“门当户对”真的不是贬义词。 ◆ 白居易和元稹: 岁月终究老了英雄 >> 所谓家国天下,不是靠几个人的一腔热血就能改变的,而是每个人都做好身边的小事,然后交给时间和岁月。凡是自诩盖世英雄的年轻人,终究会被生活重新教育。而那些通透的中年人,早已失去了睥睨天下的锐气。 ◆ 宋之问和温庭筠: 不会说话做事,人生就会成悲剧 >> 所谓情商高,不是逢迎拍马,而是时刻保持共情心理,能体会到别人的情绪和不得已,并且说出让双方都舒服的话,做出大家都开心的事。如果像擀面杖一样直,谁能受得了? >> 归根结底,说话做事都是艺术。太过随心的话,难免以自我为中心,而太过自我的人,说话做事往往会伤人伤己,没有人会真心喜欢。如果没有强大的实力做基础,可以预料,一辈子的成就不会太高。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