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女》
“他们反应的,不是女人,而是女性符号”
“恋物癖是一种通过换喻关系置换欲望对象的符号操作”
“恋物癖并非动物本能,而是高度的文化产物。连巴甫洛夫的狗,也是“学习”规则的结果”
“奥本嘲笑吉行的女性读者增多的现象,“那情形仿佛小鸟停在猎枪上”
“好色男人的厌女症”之谜,应该如何解释呢?是否可以说,因为他们对男人的性的主体化不得不依赖他者女人这一悖论非常敏感?换个说法是,每一次想要证明自己是个男人时,都不得不依赖女人这种恶心污秽不可理喻的动物来满足欲望,男人们对这个事实的怨与怒,便是厌女症”
“那里描写的,不是真实的女人,而是男人对女人的幻想”
“男人想要确认的,不过是自己的名声权力的符号效应”
“让女人去读吉行的男人们,不过是想大量产出便利于自己的 女人”
“爱德华•萨义德将“东方主义”定义为“支配、重构和压服东方的西方模式”、“关于何为东方的西方知识体系”,所以,无论读了多少西方人写的关于东方的书,懂得的只是西方人头脑中的东方幻想而不是真正的东方”
“近代男性文学中的<女人> 是构成男人内心世界的私人空间”
“男人的价值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是在男人世界里的霸权争斗中决定的。对男人 的最高评价,是来自同性男人的喝彩吧”
“男人之间的性爱关系被称为“同性恋(homosexual) ”, 为与这种同性恋相区分,将不带性爱关系的男人之间的纽带 称为“男性同性社会性欲望(male homosocial desire)”
“男性同性社会性欲望”就是“不带性爱关 系的男人之间的纽带”,但更准确的说法是,“压抑了性存在 的男人之间的纽带”。”
“同性恋者是怎样的人呢?按弗洛伊德的说法,是 “成为的欲望”和“拥有的欲望”这两种性欲望的分化失败了 的人。也就是说,男性同性恋者,就是将“成为的欲望”和“拥 有的欲望”双方都指向了同性男人的人。”
“一部男人的历史,可以理解为为调整“成为的欲望”和 “拥有的欲望”二者之间的关系而受苦的历史”
“男人最恐惧的,就是“被女性化”,即性的主体地位的失落”
“在这个由主体成员构成的世界里,如果出现了同性 恋欲望,就可能相互沦为性的客体。主体成员的客体化现象一旦发生,结果将会引发“阶层的混淆”。所以,可能导致性的主体者之间相互客体化的性爱欲望,是危险的,必须被禁 忌、压抑和排除”
“将不 具有男人价值的男人从男人集团中驱逐出去时,使用的表达 为“同性恋”,即“像女人的男人”,这个女性化的比喻,极具象 征意义。男人对潜伏在自己集团中的“同性恋”的恐惧,也就 是对自己也许会被当作性的客体即丧失主体地位的恐惧。 所以,男性集团中对同性恋的搜索非常严厉。这就是“同性 恋憎恶’’〔亦称“恐同”——译者〕。为保证男人集团的同质 性,即保证每个成员皆为性的主体,这是必不可少的。”
“男人的同性社会性欲望是由同性恋憎恶来维 系的。而确认男人的主体性的机制,则是将女人客体化”
“男人的同性社会性欲望,建立在厌女症的基础上,由同 性恋憎恶来维系”
“下流话自有一套规则和程序,是男人作为性的主体进行 相互确认的仪式”
“歧视就是通过将一个人他者化而与共同行动 的另一人同化的行为”
“我们得知,担保一个男人为男人的,不是异性的女 人,而是同性的男人。男人的性的主体化,需要的是认可自 己为男人的男性集团。正如拉康一语道破,“欲望乃他者之 欲”,男人是通过模仿其他男人的性欲望而成为性的主体的”
“男 人的性的主体化途径本身,就是一种排除了偏离和多样性的 固定格式。”
“萨义德将“东方主义”简明地定义为“关于何为东方的西 方世界的知识体系”。“东方主义”,就是关于东方是什么、应 该是什么、希望它是什么的西洋人的幻想的别名”
“在历史上,人种概念是与帝国主义支配 世界的意识形态同时出现的”
“男人为了成为性的主体而将对女人 的蔑视深植于自我确认的核心,这就是厌女症。而同性恋憎 恶,则可以理解为男人对男女界线的模糊暧昧而带来的不安所抱有的恐惧”
“所谓性的双重标准,是指面向男人的性道德与面向女的性道德不一样”
“近代一夫 一妻制表面上称颂“相互对等的贞操”,但实际上从一开始就 把男人的“犯规”编人制度之中了”
“用于生殖的女人”,被剥夺了快乐,异化为仅仅为了生 殖广用于快乐的女人”,专为快乐服务,异化为远离生殖”
“朝鲜女性的 人格完全被无视,她们被彻底地还原成了一个性器官”
“女人的性,被分离为“为生殖”和“为快乐” 两种,相互对立,但都被异化”
“不能因此就可以为自己 被当作“圣女”来祭奉而庆幸感。圣女”和“娼妓”,是压抑女性的两种形态,无疑都是“他者化”
“对象” 或“玩弄对象”。(略)男人的“母亲”或“便所”意识,来自 将性视为肮脏之物的性否定的心理构造”
“其实,魅力资源不是由“交换价值”决 定的,而是由只对消费者当事人有用的“使用价值”来测量 的”
“将“无人气”归因于外貌,在某种意义上是保护 自尊心的一种安全方法”
“为什么“有人气”对于男人会成为超越其他所有社会条件带来最后逆转的资本呢?那是因为:“只要有了 女朋友”,我就能成为一个男人。”
“男人不是被女人选上而成为男人的,男人是在男人集团中被承认为正式成员后才成为男的,女人只是加人其中的资格条件 或成为成员之后的事后奖励”
“对男人来说,女人最重要的功能,是保护他的自尊心。 无论哪个女人,都有讨男人喜欢的秘诀。那就是,绝不伤害男人的骄傲”
“从前的相亲制度,就像一个被种种规则惯例所束缚的市场”
“现代社会已经进人一个交流能力成为人气条件的时代了”
“人与人的关系因对象 而异,不存在一种对所有人都通用的交流技能”
“最不能定型化的人际关系,应该是朋友关系。朋友之 间,没有利害得失、角色分担不固定、不能期待从中获取直接 利益”
“没有比朋友关系更难以维持的了”
“朋友关系是“人际关系的高级篇”
“真正的交流沟通,并不是简单肤浅的同感,而是需要交付自己甚至不惜生死的互动。如果有人不愿意,只好请他退场。”
“性欲 (sexuality)不是存在于“两腿之间(between the legs)”,而是 存在于“两耳之间(between the ears)”即”
“让对方不愉快的性接近,可视为 “性骚扰”
“性关系根本不是“私”,是两人以上的个体之间的社会 关系的一种”
“自己的身体,是自己最初的也是最后的领土,是可以任意地 支配、遗弃、处置的私有财产一这就是近代自由主义的个 人观”
“表象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单纯的反映或投射的关 系,反倒具有像梦一样的补偿填充的功能。我们也许正是因 为在想象中杀过无数次人,所以才可以在现实中不去杀人。”
“事实上,媒体形式的性产业,都是辅助自慰的性幻想装置”
“每一个 男人身上都潜藏着对男人的色情欲望,这种排除便必须更加 严格,而且还必须是一种自我审视和自我检阅”
“所谓皇族,就是将厌女 症露骨地制度化了的一个家族”
“以厌女症为核心机制的社会,被称为父权制”
“孩子从“生产资源”变为 “消费资源,孩子成为不能期待收回养育投资成本的“消费资源”
“生产资 源(将来可能收回投资成本并从中获益的手段)”的社会里, 生男选择还会跋扈横行”
“正统性(authority)需要有赋予正统性的人(authorizer),统治者”
“的正统性必须由神灵从外部赋予(即王权神授论),所以统治 者不能与被统治者属于同一集团”
“民主主义就是 统治者由被统治者赋予正统性的制度”
“只要我们还称之为 “皇室家族(Royal Family)”,并作为国民的家庭范本,那么,日 本社会就还不能从深植于皇室中的厌女症得到自由和解脱”
“美国甚至有“所 谓配偶就是杀死自己的概率最高的人”这种让人笑不出来的 玩笑”
“女人的嫉妒指向夺去男人的别的女人,而男人的嫉妒则 指向背叛了自己的女人”
“正如勒内•吉拉尔(Ren6 Girard)在“欲望三角形”论中所言,人们只欲他人所欲之物”
“男人集团围绕社会性资源而展开霸权争斗,女人则是按 男人集团中的序列分配给男人的财产和报酬”
“权力论的要义是,自发的服从才能降低支配成本从 而使支配安固稳定。”
“男根中心主 义是色情制品的常规模式,那么,春宫画的表象,就是象征性 (非实物意义)的男根支配的定型化”
“男根崇 拜,女人根本就没与男人共有,尚未从此咒缚中解脱出来的, 是男人一方。”
“在色情制品中,“视线”的所有者是男人,被其视线所占 有的是女人的快乐。这种不对称关系,直到最后也没被”
“所谓父权 制.就是让从自己大腿之间生出来的儿子侮辱自己的体制。”
“正因为他们 自己是歧视他人的人,所以歧视性词汇才会让他们那么 愤怒。”
“进入近代之后,本应是强有力的“支配的父亲”,变 成了“让人羞愧的父亲”、“没出息的父亲”。这是因为社会整 体的流动变化使儿子超过父亲变得可能”
“在父权制度之下,母亲 的最终胜利和最大报酬,就是把儿子培养成一个恋母情结的 孩子,让儿子继承家业以后,自己登上“家业继承人之母”即 皇太后的地位”
“女儿听到的是母 亲的哀叹,而不是被感谢,却还得继续照料下去,实在很悲哀”
“这种母亲,其实是在对女儿宣告:我这一辈子都不会对 你放手。这等于是说,你的人生属于我,作为我的分身,实现 我的梦想蓝图才是女儿的职责”
“结婚为切断母女关系提供了一个社会性契机”
“憎恨母亲是不被原谅的, 不管出于什么理由。仅仅因为憎恨母亲,女儿就得把自己当 作“非人”一般引以为耻”
“比起对母亲的憎恨,更多的是充 满了对自己的谴责”
“死者也会成长。女儿的母亲,存在于女儿身体之中”
“对于女儿,厌女症 总是包括母亲在内的自我厌恶。有解决办法吗?正如信田所言,母亲向女儿,女儿向母 亲,相互告诉对方,“我不是你。”我们只能从这里开始。”
“结婚是女人被男人选上的登记证”
“在女人的世界里,纪香(那样的女生)如果平安无事地 幸存了下来,其理由应该是,她既拥有迷人的美貌和身材,同 时又能扮演让人恨不起来的笨拙滑稽的天然呆的角色”
“女性分数”高的女生,周围 原本没有期待她的学业,因为她已经拥有生存下去的“替代 资源”
“女性分数”不是靠自己挣来的,归根到底是被男人选择 (成为男人性欲望的对象)、由男人赋予的价值”
“被女人喜欢的女人,决不能得到男人的喜欢”
“女人绝 不宽恕被男人喜欢的女人”
“女人”性别的虚构 性”
“什么是“卖娼的价格,那是女人给男人标的价”
“大众作家的成功缘于“与庸众俗情的串通”,便在于此”
“男人只能爱上处于自己指导之下、让自己立 于优势的女人”
“保护”,意味着将人关进围栏之中,终生支配”
“保护”,不过是“所有”的另一种表达,却成了“爱”的代 名词,这正是“权力的色情化”
“保护”一词的含义,很明白地显示,男人的爱,只能 以所有与支配的形式来表现。”
“骑士道恋爱的一个功能 是,通过崇拜同一个女性,使骑士团这个男性共同体的纽带 得以维持和强化”
“由于我出生成长在一个厌女症根植太深的世界,我无 法想象一个没有厌女症的世界。”
“女性主义者就是自觉意到自身的厌女症而决意与之 斗争的人”
“男性同性恋 者为厌女症的化身,是厌女症的人格化表现,也是厌女症的 结果,甚至是厌女症的首要原因”
“日本七十年代的女性运动,就是左翼学潮中的 女生们从对“本应是志同道合”的男生们的失望与反叛开始 出发的”
“当男人 为维持主体地位而将女人置于客体时,其中潜藏了一个悖 论:主体不能单独存在,必须依赖于客体方能得到对主体地位的确认,所以,男人在蔑视女人的同时又不得不依赖于女 人,对这种困境的怨恨,便是男人的厌女症的深刻纠结之处”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