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选
1、婴儿2岁前都应该无条件的回应
2、0-6岁是一生中最关键
3、婴儿出生前就具备了心理生命,更应该关注婴儿的心理而不是生理。婴儿出生时有出生创伤:为什么把我带到这个世界,我害怕。
这个弱小的生命,在还不足以支撑自己脑袋的重量时,就已经开始了一个重要的旅程,先学会站立,再学会走路,逐渐把自己融入新的世界。
婴儿刚出生的时候大脑是一张白纸,必须通过摸索而获得经验。对于处于精神胚胎阶段的婴儿,我们能做的是帮助这些生命适应环境,促进其发展。
保证婴儿在接受教育过程中,仍然以宁静,愉快和不懈努力的状态发展。
睡眠促进了潜意识的开发,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梦境变成了我们的避风港,让我们远离现实。
回归倾向:想回到子宫:睡眠,对他人的依赖,害怕独处。
如果儿童没有回归子宫的倾向,他们就会努力获得身体和心理上的独立。如果儿童对征服周围环境的额强烈期望,就说明这个世界对他来说有吸引力,可以说,儿童热爱他生活的世界,世界对儿童充满了感官刺激。
如果外界影响出现在6个月内那么就会正常生长,6个月左右可以不再完全依赖母乳,代表可以不再依靠妈妈读了生活。
同一时期语言发展成型,是儿童独立的关键一步。
学习走路重要意义。
儿童小脑6个月开始快速生长,14-15个月放慢,4岁半基本完成。站立、行走都取决于他。
15个月时,婴儿的腿骨还没有充分钙化很软,所以在开始走路之前,骨骼必须完成钙化,没有完全闭合的头骨骨缝才闭合,否则摔倒时就会伤及大脑。
儿童的第一本能就是决绝别人的帮助,自己去做事情。儿童的学习环境不应该有障碍。
环境是新生儿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婴儿出生第一年:
1、婴儿应该与母亲尽可能多的交流、接触。
2、婴儿在母体中的环境是安静黑暗恒温的。 所以出生前几天尽量在温度光线噪声方面符合。
3、抚摸和挪动婴儿应该缓慢的让他有准备的。而不是突然的。不考虑其感受的。
4、抱起婴儿要轻柔,不要突然抱起或者放下。
婴儿会对光线敏感,会不停的用眼睛去寻找各种各样的东西。
不要让婴儿单独睡觉,一个合格的母亲或者保姆应该能发现婴儿对什么特别关注,并且尽可能抱他们到那些物体附近让他们能够认真观察。
婴儿与母亲是一体的。孩子在妈妈身边通常是不哭的。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