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瑟·柯南·道尔:侦探小说之王为人伸冤
一八八七年,一个不知名的青年作家发表了一部侦探小说《血字的研究》。故事写在伦敦一所无人居住的房子里发生了一起凶杀案。死者锥伯衣着整齐,既无被抢的痕迹,身上也无伤痕。屋子里空空如也,只有地上的几滩血迹,和墙上两个血写的大字“复仇”。……一位叫做福尔摩斯的私家侦探从血字与戒指入手,通过细致的调查推理,发现凶手是一个名叫杰弗逊·侯波的汉子。原来侯波的未婚妻曾被锥伯强娶致死。为了报仇,侯波历尽艰辛,找到锥伯。他化装成车夫,设计把锥伯引入空房,逼他服用生物碱而死。侯波自己则因一时兴奋,用鼻子里涌出的血在墙上写下了那两个血字。对这部小说的诞生,伦敦的评论界神色漠然,只有少数佼佼者看出了它的价值。该书的审稿人贝坦尼夫人曾热情地断言:“这个人是个天生的小说家!这部书将获得巨大的成功!”“这个人”,就是后来名闻遐途的英国侦探小说作家阿瑟柯南·道尔。
一八五九年五月二十二日,阿瑟·柯南·道尔生于爱丁堡,祖籍爱尔兰。他的父亲查尔斯.道尔是位建筑师,供职于国家建工部。查尔斯生性羞怯、沉默,但在绘画方面颇有天才。柯南·道尔的母亲玛丽·福利出身贵族,小巧玲珑,漂亮的灰色眼珠,是一位很有魅力的爱尔兰少妇。这位富有战斗性的妇女很为自己的出身骄傲,热心于纹章学的研究。常喜给子女讲述自己辉煌的家世,教导儿子要为人正直,“对
强者无畏,对弱者谦卑”,对妇女则要有骑士精神。母亲的教导极大地影响了柯南.道尔的一生。在他自己成为老人之后,有一次他儿子正在议论某位女人长得丑,他立刻愤怒地给了儿子一记耳光,并教训道:“要记住,没有丑女人。”
小时的柯南·道尔是个聪明、调皮的孩子,喜欢冒险、运动,追求刺激。常常一人跑到屋外,去与想象中的鳞蛇作战,弄得满身泥水地跑回家来。这些特点一直保存到他长大成名之后。他喜欢新鲜事物。汽车刚问世,他就买了一部;飞机刚发明,他就乘着上了蓝天。他曾在一艘猎海豹的船上当船医。整天带着刀和斧子,在浮冰上杀海豹。弄得浑身是雪和血,他却兴高采烈。
一八七六年,柯南·道尔进入爱丁堡大学学医。在这里,他认识了著名的赫胥黎教授和贝尔教授。约瑟夫·贝尔医生是苏格兰人,单瘦,黑发蓬松。他缺乏幽默感,却有着惊人的观察推理能力。他能根据一点蛛丝马迹,正确地推断出事物的真相。“这人是个左撇子皮匠。”他得意地对迷惑不解的学生说道:“你们看到没有,他那灯芯绒马裤上磨损的地方,那是皮匠经常放垫石磨的。你们可以看到,右边比左边磨损得利害得多——呃。他是用左手捶皮子的。”贝尔医生的这种特长给了他的学生极深的印象。后来柯南.道尔在创作侦探作品时,也把这种特长赋予了自己的主人公。
一八八一年,经过五年紧张的学习,柯南.道尔得到医学学士学位。他的伯父们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希望他以天主教徒的身份行医,但他拒绝了。他主张真诚,而按伯父们的要求,他就得承认许多自己并不相信的东西。由此他与几个伯父闹翻,也失去了这些有身份的人的帮助。这个身高六英尺二、魁梧壮实的小伙子独自在朴次茅斯郊区开了一家诊所,但生意不佳。他缺少那种在三分医术的基础上加进七分吹嘘的本领,因而不能吸引病人。而他做事又大大咧咧,往往出诊之后却忘了送上帐单,结果不仅没有收到诊费,反而倒贴了药钱。
一八八五年,道尔医生诊治了一个患脑膜炎的病人,由此结识了病人的妹妹路意丝.霍金斯。她当时二十七岁,小名“图意”,娇弱温柔,圆脸盘、大嘴、棕色头发,两只相距稍远的蓝眼睛近看显出海水般的绿色。两人于同年八月六日结婚。婚后他才发现自己并不爱她。但他喜欢她、敬重她,夫妻关系很好。
道尔家族是书香世家。阿瑟的祖父和几个伯伯都是当时文艺界的著名人物。当时英国的著名文豪如司各特、狄更斯、萨克雷以及夏洛蒂.勃朗特等都是他家的常客。在他祖父家里,有一张做工考究的木桌。那些文艺界的风云人物经常聚集桌旁,议论朝政,畅谈文艺。这种情景,给柯南·道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张桌子一直被他视为圣物、过去的美好时光的象征。他自己也从小热爱文艺。早在五岁时,他就曾写过一篇作品,叙述如何用刀枪等武器把一只孟加拉虎赶进一个山洞里去。得到当编辑的舅舅迈克尔·柯南的好评。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又陆续成为司各特、麦考莱、爱伦·坡等人的作品的爱好者,这为他日后的创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在行医的日子里,每逢没有病人的时候,他就躲进楼上自己的卧室,潜心于小说创作。他笔头很快,不长时间就能写下一大堆作品。所获总是退稿居多。不过也时有一些成功之作,获得了一些好评。其中有的作品还为当时著名的文学刊物《科恩希尔杂志》所采用。这更增添了他对自己的写作能力的信心。
一八八六年,柯南·道尔阅读了当时流行的侦探小说作家加波里欧的一些作品,受到启发,从而产生写作侦探小说的念头。他的天性与爱好,使他适于创作这类作品。他已有了一定的文学基础,医生的职业和老师贝尔医生那非凡的观察能力,又为他提供了不少素材。现在他应该做的,是构思出引人入胜的情节,引进一个精确的侦探科学体系。他设想这个侦探故事应由第三者的口介绍出来。这第三者起名为约翰.H.华生。这个名字来源于他的朋友詹姆斯.华生,但经过了改造。他很满意这个名字,认为它使人联想到平凡而有力的人。至于那个侦探,他开始起名为“舍林福德·福尔摩斯”。但他对这个名字不大满意,它不够响亮,发音模糊,缺乏震颤的玻璃发出的那种钟一样的音调。他继续思考,一个名字偶然地跳入他的脑海,“歇洛克”。对,就是“歇洛克·福尔摩斯”。这个名字响亮、清晰,听起来就象钥匙开锁那样,发出“咔哒”之声。
《血字的研究》发表之后,柯南·道尔应《利品考特杂志》之约,写了第二部福尔摩斯探案故事《四签名》。故事写樱沼别墅的老主人舒尔托与少主人巴索洛缪六年内先后被人害死,一只满装珠宝的箱子也被人偷走。凶手每次作案后都留下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四个签名”。福尔摩斯与好友华生带着猎犬追索,终于在泰晤士河上抓住了凶手斯茂,并击毙了斯的同伙土人童格。原来斯茂在印度服役时,曾与三个印度兵在战乱中合谋杀死了一个印度土王的亲信,获得了价值五十万英镑的一箱珠宝。后四人因谋杀事发而被判终身监禁。看守军官舒尔托少校获知秘密,私自带着宝物回了英国。斯茂在土人童格的帮助下逃回伦敦,报仇雪恨,重新夺回了宝物。为了维护四人之间的誓言,斯茂每次作案后都留下了签有他和三个印度人的名字的纸条。小说于一八九O年发表,仍未引起轰动。这时,柯南.道尔已获医学博士学位,于是决定调换一个环境,离开朴次茅斯,先到维也纳进修眼科,然后到伦敦行医。
一八九一年三月底,柯南·道尔夫妇从维也纳返回英国,定居伦敦。道尔医生在德文郡街开了一个诊所,以眼科专家的身份行医。周围有许多为上流社会欢迎的医生,从没一个病人登道尔医生的门。柯南.道尔犹豫再三,决定摘下医生的牌子,完全靠写作为主。从四月初到八月初,他连续写了《波希米亚丑闻》等六个短篇福尔摩斯探案故事,发表在创刊不久的《海滨杂志》上,获得好评。应编辑要求,他又写了六个短篇,于一八九二年汇编成《冒险史》出版。这部小说集获得读者与评论界的极高评价。与此同时,前期发表的两篇小说也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福尔摩斯”不胫而走,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过去,在伦敦街头,车夫们无聊时的消遣是回过头来挖苦乘客,而现在,他们挂在口头的却是“福尔摩斯”了。
柯南·道尔终于成功,他的名字已经熠熠生辉。然而出乎大家意料,他却不愿再写福尔摩斯探案故事。他要干的事太多了。《科恩希尔杂志》正在连载他的历史骑士小说《白衣部队》,他手头还有一部关于十七世纪法国的历史小说《流亡者》,他还打算写一部关于拿破仑的小说《伟大的影子》……在他的心目中,这些纯文学作品要比他的福尔摩斯重要得多。然而《海滨杂志》却不放过他,约稿信一封接一封地飞到他的案头。“这家伙(福尔摩斯)缠得我头昏脑涨”,他写信向母亲抱怨道。他甚至想“把福尔摩斯杀了”,以去做“那些更要紧的事”。这个计划使他的母亲大发脾气,老太太是福尔摩斯的热情崇拜者。“你不会、不能、也决不应该杀死他!”她在信中严厉地说。柯南.道尔犹豫了。为了阻止《海滨杂志》继续约稿,他故意漫天要价,开始从每篇三十五英镑提高到五十英镑,后来又提出十二个短篇共收一干英镑稿费。然而编辑却马上答应了他的要求。于是从一八九二年开始,他又陆续写出了《银色的火焰》、《海军条约》等十二个福尔摩期探索故事,并于一八九四年汇编成《回忆录》出版。为正防止再肩再有人纠缠,在写最后一篇时,他故意让福尔摩斯堕入雷猴巴赫瀑布,让他从自己塑造的文学世界中“消失”。
一八九七年三月十五日,柯南·道尔认识了苏格兰姑娘吉恩·列琪。这是一个二十四岁的金发美人,娇嫩的白脸,绿褐色的眼睛。生性易冲动,富于同情心与浪漫色彩。两人一见钟情,然而不能结婚。柯南.道尔是有妇之夫。他虽然不爱妻子,但喜欢她、尊敬她,对她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不能也不愿伤害她。而吉恩也不在乎形式,只要能经常与心上人在一起,她也就满足了。为了使爱情更为圆满,柯南.道尔竭力与吉恩有共同的爱好。他热心于骑马打猎,而且开始学习弹奏各种乐器,因为吉恩喜欢打猎,并有很高的音乐天赋。但他在这些方面一窍不通,由此闹了不少笑话。这场恋情持续了十年之久。一九○六年七月,图意因病去世。第二年九月十八日,柯南·道尔与吉恩·列琪举行了婚礼。
一八九九年,英布战争爆发。柯南.道尔以高级内科医生的身份,参加了一个野战医院,不拿工资,义务到南非为伤病员治病。在前线,他从一个“爱国者”的角度出发,看到了英国对布尔人战争的正义与必然,深为英国军人的严肃军纪、秋毫无犯的作风所感动。而欧洲(包括英国)的新闻界却批评英国在南非的战争,指责英国军人在南非的不人道行为。柯南.道尔非常气愤,为了维护“正义”与“真理”,写了一本六方字的小册子《南非战争的起因及其行动》,为英国的政策和英国军人的所作所为辩护。此举得到英国统治阶级与“爱国者”的支持与欣赏。,爱德华七世亲自捐款五百英傍,为该书的出版与翻译筹集资金,各界人士也纷纷解囊。柯南·道尔因此得到爵士封号,但他不愿接受。他称爵士封号不过是“一块乡下的市长的牌牌”。他认为自己如果接受了封号,就给他为国家所做的一切蒙上了一层别的色彩。他的母亲以“拒绝接受爵士封号是对国王的侮辱”为理由说服了他。于是柯南·道尔医生成了柯南·道尔爵士。
从南非归来之后,柯南.道尔恢复了福尔摩斯探案的写作。福尔摩斯的死,曾引起读者的震惊和愤怒。伦敦的不少青年在臂上佩戴黑纱,以示对福尔摩斯的哀悼。很多读者给柯南·道尔写信,表示抗议,有的甚至威胁要对他进行报复。但他没有在意。而现在,福尔摩斯已再不使他那么讨厌了,他的纯文学的写作也已告一段落,可以考虑福尔摩斯的写作了。
一九○一年,他的朋友罗宾逊向他讲了达特穆地方一只幽灵般的猎犬的传说,激起他的想象,创作了《巴斯克维尔的猎犬》。故事写一个化名斯台普吞的人为了争夺一大笔遗产的继承权,利用一只身上涂了发光物质的猎犬在夜晚追逐患有心脏病的男爵,把他杀死。并进而企图谋害新的继承人。幸被福尔摩斯与他的朋友华生破获。小说写得扑朔迷离,充满神秘和恐怖的气氛。柯南·道尔把这篇小说作为福尔摩斯早期的探案故事发表,给读者透出一点信息。一九O三年,他利用丰富的知识在短篇小说《空屋》中使福尔摩斯复活,又写了《归来记》(1905年)、《恐怖谷》(1915年)、《最后致意》(1917年)和《新探案》(1927年)等四组故事。
柯南·道尔的侦探小说构思严密,情节曲折复杂,场面惊险紧张,悬念层出不穷,具有较高的艺术技巧。但是由于作者追求的是可读性,因此,这些小说描写的种种犯罪问题虽也反映了社会的某一侧面,但总的来说只涉及到一些表面现象,缺乏一定的深度与广度。柯南.道尔后期的探案小说倾向于把福尔摩斯神化,仿佛他只要坐在屋里,运用逻辑推理,便可以侦破各种案件,在内容和技巧上都逊于前期。
福尔摩斯名扬全英之后,不少人以为实有其人,纷纷写信,向他申诉自己的冤屈,请他为自己办案,或解答某些疑难问题。这些信被转到柯南.道尔手里。他从中发现了许多不公正的事情。出于正义感,他挺身而出,仗义执言。有一个叫埃里达的青年,只因出身于一个原印度佛教徒家庭,便被人诬为当地发生的肢解动物并企图杀死小女孩一案的罪犯,遭到逮捕。柯南.道尔运用自己丰富的侦探知识和逻辑推理能力,成功地证明了埃里达不是罪犯,使之无罪释放。他并与其他人一道努力,促使官方成立了刑事上诉法院,使遭到冤案的人有了申诉的地方。柯南.道尔由此名声大振,寄信给福尔摩斯的人纷纷转寄给他。虚构犯罪问题的作家进入了现实生活中的犯罪领域。
柯南·道尔成名之后,不少政治团体想利用他的声望,拉他参加政治活动。他也热心这类活动。他曾参加竞选议员,但两次都被对手用不正当的手段打败。柯南.道尔的政见是保守的。他反对爱尔兰独立,拥护政府的各项政策。反对妇女参政,理由是:“一个男人下班回家”,“决不愿意在炉边与他相对而坐的是个政治家。”然而这个政治上保守的作家在婚姻观上却很先进。他主张离婚自由,宣布:“国民生活的基础不是家庭,而是幸福的家庭。由于咱们的离婚法过于陈腐,就不会有幸福家庭。”
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柯南.道尔痛苦地看到这场史无前例的人类大残杀。他的不少亲人如儿子、弟弟以及内弟等都相继在战争中丧生。一九二一年,他所敬爱的母亲也因病去世。柯南.道尔的思想慢慢发生转折,由一个坚定的常识论者转为一个虔诚的唯灵论者。他以自己特有的热情四处宣传自己的新信仰。他放弃了探案小说的写作,而去构思关于灵魂的小册子,尽管前者稿酬高达每字十先令,而后者几乎分文收入也没有。他捐献二十五万英镑现金,用来促进唯灵论的事业,并创办了专卖唯灵论书籍的书店和书店附设的博物馆。柯南.道尔的这一转变使许多人迷惑不解,不少老朋友与他断绝了关系,但他也因此结交了一些新朋友。
一九三〇年七月七日早晨八点半,阿瑟·柯南·道尔去世。他生前并不重视侦探小说,孜孜不倦的是纯文学上的成功。然而却正是前者,为他建立了世界性声誉。他的侦探小说的创作,为侦探小说开辟了一个新纪元。作为通俗小说作家,他是第一流的。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