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写作公式》读书笔记 P86
“作为终身学习者、只是传播者,我们务必要避开“急于知道答案”的坑。探索答案背后的逻辑,才有利于建立看透问题本质的逻辑。事实上,我们的认知停留于表面,没有向底层延伸,那么读再多的书也只是读,学再多的知识也只是学过”——摘自《写作公式:新媒体写作从入门到精通》,作者:释若。 这个观点类似于《论语》中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仅仅是表面的看,不能真正学会,学会的最终目的是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最终应用到生活中。生活中我是个急性子的人,近些年越来越觉得在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有点流于形式,不为了读书而读书,应该为了明理而读书。比如说,在书中看到别人总结的金句:“生活不只有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以前我是会抄下来或者复制下来,存放起来,当时只觉得写得好,没有想过到底这句话为什么能触动我。 现在想一下,其实是因为这句话,首先反映了一个普遍的现实:大部分人都认为现在过的生活都是苟且地活着,内心都有渴望换一个环境的冲动。然后这句话,也说明了诗,和远方,一直属于很多人内心排列苦闷的方式,诗是抒发,去远方看看,跟更多的人多交流也是一种抒发。这样看来,这句话美在,道出了大多数人抒发的渴望。
总结一下:读书和写作,是思考和探寻。作者这本书,传达的“终身学习者”这个理念,让我动容。
14人阅读
人生研习社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2/11《写作公式》读书笔记 P86
-
3/11《写作公式》读书笔记 P91
“《文心雕龙•熔裁》有云:“草创鸿笔,先标三准。履端于始,则设情以位体;举正于中,则...
-
4/11《写作公式》读书笔记
“文学是裁剪的艺术。”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所有文章都不断地打磨、修改。当然,裁剪不是把所...
> 查看全部9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