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表演
圆圆
读过 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
当一个人在扮演一种角色时,他必定期待着他的观众们认真对待自己在他们面前所建立起来的表演印象。他想要他们相信,他们眼前的这个角色确实具有他要扮演的那个角色本身具有的品性,他的表演不言而喻也将是圆满的,总之,要使他们相信,事情就是它所呈现的那样。与此相同的是,流行的看法也认为,个体是“为了他人的利益”而呈现自己的表演。在开始探讨表演之前,我们不妨将问题倒过来,先看下个体自己在多大程度上信任他在他周围那些人心目中所造成的现实印象。 在一个极端上,人们发现表演者可能完全进入了他所扮演的角色,他可能真诚地相信,他所呈现的现实印象就是真正的现实。当他的观众也如此相信他所扮演的角色时这似乎是够糟糕的情况一那么,至少在这一时刻,也许只有社会学家或社交心境不佳者,才会对表演的“真实性”有所怀疑。 引自 第一章 表演 如果一个个体在一开始就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缺乏信心,那么他可能会遵循帕克所描绘的自然运动轨迹: “人”这个词,最初的含义是一种面具,这也许并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对下述事实的认可:无论在何处,每个人总是或多或少地意识到自己在扮演一种角色…正是在这些角色中,我们互相了解;也正是在这些角色中,我们认识了我们自己。° 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这种面具代表了我们自己已经形成的自我概念一我们不断努力去表现的角色一一那么这种面具就是我们更加真实的自我,也就是我们想要成为的自我。最终,我 关于我们的角色的概念就成为第二天性,成为我们人格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作为个体来到这个世界上,经过努力而获得了性格,并成为人。 引自 第一章 表演 同样,一个时尚模特儿,通过她的衣着、姿势和面部表情,就能够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她对手中用于摆样子的书“颇有教养”的理解;但是,如此煞费苦心想要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的人,是不会有什么时间来阅读的。正如萨特所说: 一个试图显得很专注听讲的学生,两眼紧盯着老师,竖起耳朵,投入全部精カ用来扮演一个专心听讲者的角色,结果却什么也没听见。”所以,人们经常会发现自己陷人了表达与行动对峙的困境之中。那些有时间和才能把某项工作做得很出色的人,可能就因为这种对,而没有时间和能力将其出色的工作能力表现出来。为了解决这一困境,些组织便把这种戏剧化功能正式委托给一位专家来负责,这位专家会把他的时间完全用于对工作意义的戏剧化表达,而不是用于实际参与这项工作。 引自 第一章 表演 当然,表演会呈现一种理想化的景观,这种观点是很常见的。可以库利的观点为证: 如果我们从未试过更好地表现我们自己,我们怎么能改善自己或是“由表及里地培养自己”呢?向世界展示我们自己更好的或理想的一面的那种普遍冲动,在各种职业和阶层中都有着井然有序的表现形式,各种职业和阶层各自都存在着某种程度的虚饰或伪,虽然大多数情下其成员对此并无意识,但是它们却具有某种阴谋策划的效果,使世人对此信以为真。不仅有神学和慈善业的伪饰,还有法律、医学、教育,甚至是科学的伪一一也许科学的伪饰更甚,既然眼下越有特殊价值的东西越能够得到承认和赏识,那么也就会有越来越多的无价值的东西来假冒它。 因而,当个体在他人面前呈现自己时,他的表演总是倾向于迎合并体现那些在社会中得到正式承认的价值,而实际上他的全部行为并不具备这种价值。 引自 第一章 表演 例如,我们总是倾向于认为我们的知己对我们自然流露的热情态度是仅仅为我们个人所有的;因此,当他与另一位朋友(特别是我们所不熟悉的)亲密交谈时,我们就会生出些许怅然失意之感。这个论点在一本19世纪美国的社交指南中得到了明确的表述。 如果你向某个人表示敬意,或对他表现出特别的礼貌,那么你就不应该当着他的面对其他人表现出同样的举动。例如,某位钟士来到你家,你热情而郑重地告诉他“见到你我很高兴”,他会受到厚待而感到满意,并很可能感激你:但是,知果他听到你向共他20个人说同样的话,他不仅会感到你的般勤分文不位,而且会因为受到欺骗而感到有点怨恨。 引自 第一章 表演 因此,大体上说,我们可以预料,当与那些认识很久了的人在一起时,个体会放松严格的前台控制;而当与新认识的人在一起时,个体就会加强对前台的控制。当与那些他们不相识的人在一起时,个体则需要小心翼翼地表演。 引自 第六章 印象管理艺术 当然,我们知道,即使表演者和观众都使用了所有这些印象管理的技术,还可以外加许多其他技术。但是,有些意外事件还是会发生观众还是会无意间瞥见表演的幕后。当这种事件发生时,观众有时会得到一些重要教训,这对于他们来说,要比他们通过发现某人隐秘的受托的、内部的或策略秘密,所获得的攻击性愉悦更加重要。观众可能会发现一种通常处于非常隐状态中的基础民主。不管正在扮演的角色是严肃的还是轻松的,是高贵的还是低下的,人们都会发现,角色的扮演者都是一个为他的演出而心神、备受煎熬的孤独的表演者。在许多面具和各种角色背后,每个表演者往往都有一种孤寂的神情,一种裸露的未经社会化的神情,一种全神贯注、独自肩负着艰难而又险恶的使命的神情。 引自 第六章 印象管理艺术 社会机构,是指由一些固定的障碍物所环绕的种特殊的活动有规则地发生于其中的场所。我曾经指出,从印象管理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对任何社会机构进行有益的探索。我们发现,在社会机构的界墙之内,存在着由表演者组成的剧班,他们彼此合作,向观众呈现特定的情境定义。这里包括特有的剧班和观众这两个概念,也包含关于表演风格的假定,这些表演风格是由礼仪活动和体面准则所维持的。我们通常会发现一种区分,即把区域分为准备表演常规程序的后台和呈现表演的前台。联通这些区域的途径是受到严格控制的,目的在于防止观众看到后台,防止局外人涉足不是面对他们的表演。我们发现,剧班成员之间是不拘礼仪的,倾向于团结一致,而且,他们共同拥有并保守那些倘若泄露便会使表演失败的秘密。 引自 第七章 结束语 本报告所讨论的主要是作为相互封闭系统的社会机构。我们曾假设,一种社会机构与其他社会机构的关系本身,是一个明晰的研究领域,并且,从分析的角度看,应该把它们看作是一种不同层面的事实中的一部分,即机构整合的秩序。在这里,我们将尝试把本报告所采用的视角与其他视角相结合,这些视角都曾被运用对目前作为封闭系统的社会机构进行公开或隐的研究。我们可以暂时提出四种这样的视角 根据有目的的组织化的活动系统对于预先确立的目标有效与否可以从“技术方面”考察社会机构。根据某一参与者(或参与者阶层能够要求其他参与者做出何种行动,以及为实现这些要求而对其他参与者的剥夺和纵容程度,或者参与者为实施这些要求并运用这种制裁而实施的社会控制,可以从“政治方面”来考察社会设施。根据横向和纵向的地位差异,以及把这些群体相互联结起来的各种社会关系,可以从“结构方面”来考察社会机构。最后,根据社会机构内部的、影响行为的道德价值,可以从“文化方面”来考察社会机构,因为这些价值涉及风尚、习俗、趣味、礼仪与体面,最终目的以及对手段的规范限制等。可以注意到,所有这些可以在一个社会机构中发生的事实,与上述四种视角中的每一种都有关联,但是每一种都优先从自己的立场来考察这些事实。 引自 第七章 结束语 ⭐️最后,我们也许可以做一些道德方面的解释。在本报告中,我们把社会生活的表达看成是给予他人或使他人接受的印象的来源。我们把印象看成是有关不明显的事实的信息来源和一种手段,接受者通过这种手段,可以操纵他们对信息提供者的反应,而不需要等待信息提供者所有可感觉到的行为后果。因此,表达是根据它在社会互动期间所起的沟通作用来理解的,而不是根据别的什么,比如,不是根据它对表达者所有可能具有的完善的功能或者消除紧张的功能来理解的。 在所有社会互动的背后,仿佛存在一种基本的辩证法。当一个人出现在他人面前时,他总是想要发现情境中的事实。如果他获得了这种信息,他就可以指导和估计到将会发生什么,而且,能够以自己的开明的利己心给予在场者以充分的应得权益。要想完全揭示情境的事实本质,他就必须掌握所有有关其他人的社会材料。他还必须知道他们在互动期间活动的实际效果或最终结果,以及他们心灵深处有关他的真实的情感。要完全获得这种真实的信息几乎是不可能的;在缺乏这种信息的情况下,个体往往倾向于利用代替物一暗示、试探、提示、姿态、身份标记等一一作为预见的媒介。简言之,由于个体关心的现实不可能即刻了解到,所以,必须依靠表面现象作为替代。而且,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个体越是关心不能依靠知觉发现的现实,他就越是必须把他的注意力集中在表面现象上。 个体倾向于根据在场的其他人所出的有关过去和将来的印象来看待他们。正是在这里沟通行为转化为道德行为。他人给出的印象往往被看作他们含蓄地表达的要求和允诺,而要求与允诺通常具有道德特征。个体在心中这样说:“我正用你给予的这些印象来核对你和你的活动,你不应该把我引歧途。”关于这件事,其乖僻之处在于即使他希望他人没有意识到他们的许多表达行为,即使他也许希望凭借他所收集到的有关他人的信息来利用他人,他仍然会采取这一立场。由于正在观察他人的个体所使用的印象来源,包含了大量涉及礼貌和体面的标准,同时涉及社交和表演任务的标准,所以,我们可以重新理解日常生活是如何陷人道德别之网的。 现在,让我们改変一下视点,从他人的立场来看问题。如果他们想表现出绅士风度,并且想玩一场个人的游戏,那么,他们会对个体正在对他们形成的印象这一事实视而不见,而是以一种不带狡诈和诡计的方式表现自己,从而使个体可以得到对他们以及他们的努力的正确印象。而且,如果他们碰巧意识到了自己正在被观察,他们总是不期望这一事实过分地影响自己,他们会满怀信心地认为个体会一定会得出一个正确的印象,并因为这种印象而给予他们应得的权益。如果他们想对个体对待他们的方式发生影响,这是完全可以想象得到的,那么,他们也总是可以使用绅士般的方式。他们只需要控制他们当下的行动,使它的未来结果能够引导公正的个体能以他们所希望的方式来对待他们。一旦这样做了,他们所指望的,就只是观察者的洞察力和公正性了 当然,有时那些被观察的人,确实是用了这些恰当的方法来影响观察者对待他们的方式。但是,还有另外一种更简单、更奏效的方式,借助这一方式,被观察者也可以影响观察者。他们可以重新制定他们的参照系,努力创造他们想要的印象,而不是让他们活动的印象作为活动的偶然的副产品出现。他们不必采用人们可接受的手段达到某些目的,但是可以造成一种印象,似乎他们正在用人们可接受的手段达到某些目的。对观察者用于代替现实的印象进行操纵总是可能的,因为,一个事物存在的符号并不等同于那个事物本身,符号可以在那个事物不在场的情况下被使用。观察者只能依赖于事物之呈现,他的这一需要本身就造成了误传呈现的可能性。 引自 第七章 结束语 许多人认为,如果他们只是使用绅士般的方式来影响观察他们的个体,那么,不论他们的职业是什么,他们都不可能始终坚守本职。他们感到,在一系列活动的此处或彼处,他们必须联合起来,直接操纵他所给出的印象。被观察者变成了表演剧班,而观察者变成观众。看似对物体发出的行动変成了针对观众的姿态。连续的活动变得具有了戏剧性。 现在,我们达到了一种基本的辩证法。作为表演者,个体总是维持这样一种印象:他们遵守着众多据以判断他们的为人以及他们的产品的各种标准。因为这些标准是如此之多和如此之广,所以,表演者的个体栖身其中的道德世界,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但是,作为表演者个体所关心的并不是如何实现这些标准的道德问题,而是如何造成个令人信服的“正在实现这些标准”的印象的非道德问题。因而,我们的活动大量涉及道德事务,但作为表演者,我们与这些事务却没有道德关系。作为表演者,我们是道商。我们日复一日地沉溺于我们所展示的商品之中,我们内心对这些商品如数家珍;但是,说得恰当一点,我们越是关注这些商品,我们就越是远离这些商品,从而也就与那些因为相信我们而竟然去购买这些商品的人越走越远。換一个比喻来说:以一以贯之的道德模样,完成社会化角色的这种义务,以及由此而获得的利益,迫使人们都成了精通各种舞台表演手法的行家。 “我们向他人呈现我们自己”这种一般说法,很难说是什么新的观点;在结论中应该强调的是,这种自我结构,可以根据英美社会中人们是如何安排这些表演的这一点来理解 在本报告中,我们含蓄地把个体分为两个基本的部分:他被看成表演者,个易受干扰的印象制造者潜心于非常富于人性的表演工作;他被看成角色,即一种形象,一般而言,是一种美好的形象,表演就是图谋显示出他的精神、力量以及其他的各种优良的特性。表演者的品行与角色的品行不同,根本上说确实是如此,但是,两者对于必须进行的演出都具有它们自己的意义。 首先来看角色。在我们的社会中,一个人所表演的角色与他的自我总是有点相符的,并且这种作为角色的自我,通常被看成是存在于它的占有者的躯体之内,特别是从人格心理学来说,存在于躯体高级部分内的东西。 引自 第七章 结束语 现在,我们要做最后的说明。在阐述本报告所使用的概念框架时,我们运用了一些舞台语言。我提到了表演者和观众;常规程序和剧中角色;产生效果或达不到效果的表演;提示、舞台设置和后台;戏刷表演的需要、戏刷表演的技艺和戏剧表演的策略。现在,应该承认,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强行类比的尝试,只是一种修辞、一种技巧而已。 引自 第七章 结束语
658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