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索绪尔 第二节 施指/所指与任意性原则
不过,任意性原则主要还不是说施指对所指是任意的,这一原则更深的内容是说:在施指之前和之外,并没有边界明确的所指。语言不是简单地为已经现成存在的事物或现成存在的概念命名,而是创造自己的所指。例如,汉语里有虫和爱这两个概念,英语里却没有两个概念恰恰和它们对等,虫有时译作insect,有时译作worm,爱依上下文译作love、like、want、tend to等等。虫和worm不是对同一个所指的不同施指,不同语言创造、建构不同的所指。我们可以从很多方面着眼来建构一个概念,例如,河/溪以及river/stream的区别在于宽窄短长,fleuve和riveiere的区别在于前者流入海洋。所以,我们并不是面对一个已经清楚分节的世界,用语词给这些现成的成分贴上标签,实际上,语言才把现实加以明确区分,“若不是通过语词表达,我们的思想只是一团不定形的、模糊不清的浑然之物……在语言出现之前,一切都是模糊不清的”。所以,任意性原则的深意是:概念是对浑然未分的连续的现实任意划分的结果。简单从经验上说,各种语言的语词——概念并不一一对应,这一点就体现了任意性原则。这一点也可以从历时方面来看,所谓语词意义的转变,就是所指的转变,例如,河本来是指黄河,后来泛指河流,虫本来可泛指动物,现在不可以了。如果“符号的任意性原则”说的只是对现成的概念可以用任意的声音来指,那它就成了内容贫乏的老生常谈,这条原则的要义在于所指的任意性或创造性——每种语言都以特有的、“任意的”方式把世界分成不同的概念和范畴。正是基于这一要义,索绪尔强调这个原则是“头等重要的”。
魔侧河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一章 导论 第五节 语言转向
阿尔斯顿在他引论式的《语言哲学》里提到“对语言哲学有着特殊干系的转变”:“传统上人们总...
-
第一章 导论 第七节 语言哲学和语言学
哲学不同于神话,哲学通过事实来理解世界。哲学家关注各种领域中的事实,包括语言领域中的事...
-
第五章 索绪尔 第二节 施指/所指与任意性原则
-
第五章 索绪尔 第二节 施指/所指与任意性原则
概念通过互相之间的区别得以建立,“概念是纯粹表示差别的,不能根据其内容从正面确定它们,...
-
第六章 弗雷格 第一节 概况
弗雷格对罗素来函的反应被视做学术真诚的一个典范,这是有道理的。这主要不在于前辈对后辈的...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