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孤独症的诊断过程
公子青 (浮云遮望眼)
想当初带着孩子多趟前往上海求医……诊断堪称是每个家庭最焦急的过程。
在那些看似随意的诊断中,其实有份“诊断圣经”——《 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简称DSM) ,目前最新版本为2013年更新的第五版。当然国内也有基于此设计的诊断手册或量表。
要达到ASD的DSM-5标准,孩子必须在社会沟通和互动中有明显困难,同时存在受限的重复性行为。在社交领域,DSM-5包含以下3个症状:(1)社交时缺乏互惠性,例如与他人互动或交谈或分享自己的感受;(2)非语言交流存在困难,例如眼神交流、面部表情和手势;(3)难以发展符合自己年龄的社会关系。在重复刻板行为方面,DSM-5包括4个症状:(1)重复或异常的肢体动作、使用物体或语言;(2)对一致性和熟悉的流程异常坚持;(3)兴趣过于狭窄、过于激烈和(或)反常;(4)对感觉刺激的过度反应或反应不足…… 要符合DSM-5关于孤独症的诊断标准,你的孩子必须表现出DSM-5中列出的7种症状里的5种一一其中需要符合社交互动领域的全部3种症状,还需要至少符合重复行为及异常兴趣领域4种症状中的至少2种,而每种症状的具体表现形式各不相同。比如、在社交互动方面,有的孩子很难和别人进行来回交谈,而有的孩子可能会忽略或逃避别人,这都是社交互动困难的体现,而根据孤独症对孩子的影响程度不同,这种症状的表现也会有所差异。 引自 第二章孤独症的诊断过程/21 除了症状数量达标、涵盖两个领域,孤独症的诊断标准里还要求这些症状必须在孩子的早期发育阶段就有所提现(首次察觉异常的年龄)。
当然,真正的诊断过程不是对照简单的标准画✓就可以的:
“正如当你第一次听到‘孤独症’这个名词的时候,浮现在你脑海里的,也许是一个非常孤僻、安静的孩子,他在一个角落里痴迷于旋转的物体。”——果真如此!
98人阅读
公子青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一章 什么是高功能孤独症
所谓高功能孤独症, 是指拥有正常智力,同时语言能力较强的孤独症人士。 至于阿斯伯格综合症...
-
第二章 孤独症的诊断过程
-
第五章 如何发挥孩子的优势——指导原则
对于孤独症儿童来说,扬长和避短可谓一体两面,但现实中往往更强调“短”——那些缺陷和问题...
-
第四章 高功能孤独症的干预方法
本章介绍了大部分可见的干预方法,按照实证性强弱的排序非常值得参考——感统训练甚至排在了...
> 查看全部7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