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共情的情,不是情绪,是情理
01 不要把情绪当作武器
真正的共情是理解对方,然后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如果先认定情绪是种武器,我们是永远达不到共情的。共情是懂得把对方跟自己放在同一立场上,而情绪作为一种武器时,沟通的对象就被当成了敌人,站在了对立面。 引自 1. 不要把情绪当作武器 02 “多喝热水”到底错在哪儿?
沟通,不仅是言语上的你来我往,更是情绪上的你来我往。 引自 2. “多喝热水”到底错在哪儿? 03 “对不起”应该怎么说?
在情感沟通的过程当中,道歉是一种强表达,是一种修复,出发点是之前行为造成的损失和上海。为什么我们要道歉?是因为我们在意,不论在意的是人、是关系、是结果,还是利益。总之,道歉的诉求是征得对方的理解、谅解以及和解。所以,道歉的目的是达成某种共识,从而在情感上再次回到同一阵营。 道歉的核心不是那句“对不起”,而是对不起之后的内容。在这里,真诚的道歉要找的是原因,而不是借口。 要想区分原因和借口其实非常简单,借口是你把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或者外界上,而原因是从自己身上寻找。 在道歉的逻辑里,出发点不是对方,而必须是自己,只需要思考我是不是确实有没做好的地方。对方没有问题吗?当然也有问题。只要出现需要道歉的情景,那两方一定都是过错方,不存在绝对没有过错的一方。但是真诚的道歉一定会同时给对方提供反省和思考的机会。 如果能够意识到态度和找自己原因这两点,道歉就已经非常真诚了。我想说,如果你不满足于此,那道歉的时候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需要注意,那就是再加上一个建设性的解决方案。如此,这就是一个接近完美的道歉。 道歉不仅要真诚地往前看,还要建设性地往后看。 引自 3. “对不起”应该怎么说? 04 压力太大,怎么办?
区分直接压力源和间接压力源。
直接压力源:自我预警,得先停下来,情绪冷却=>直接沟通,让对方明白压力的程度边界在哪=>再次理清共识,首要目的是什么,目前最大的困难?面对这个困难的解决方案?有没有为最坏的结果做好准备?在明确信息后,情绪得到稳定=>寻求(或提供)帮助,尤其在团队里要抱团,彼此提供支持和帮助。
间接压力源:问自己:我会因为压力而改变吗?=>问自己:如果换一种方式,压力依旧存在吗?=>问自己:接下来,要如何跟相关的关键人士达成共识?
05 先说个故事,试试
柏拉图说:“会讲故事的人统治世界。” 在沟通中,我们要把观点转化成故事,人们会抗拒听观点,但是听故事,人们会买票。 我有一个公开表达的小方法,就是每次公开发言,我都会讲一个和主题相关的故事作为开场,通常会把一个问题作为悬念留在故事的结尾,通过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引出后续的论述。因为在一对多的嘈杂环境中,故事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将目光集中到我身上,而讲完这个故事,就可以先共情了,并且在我接下来的叙述中,所有人都已经在情感上做好了准备,在接受程度上也已经做好了铺垫。下一步才是共识。 道理,让我们看见事;而故事,则让我们看到人。 道理,是让人同意的;而故事,是让人相信的。 引自 5. 先说个故事,试试 作者公开表达的小妙招,通过故事提高听众关注度,利用故事共情,做好铺垫,引出疑问,引发思考
06 如何面对别人的言论和伤害?
不得不承认仍然会有一些无法面对和无法用情绪对撞的事情。归根结底,就是我们既无法面对,又不能放下。我的想法是:如果面对实在做不到的事,至少应该像斯嘉丽口中“明天又是新的一天”那样,暂时把它埋到土里,转移一下注意力,千万不要把自己困死在那里。 总有一天,你会突然明白其中的要义,突然放下,突然释怀,突然知道自己应该如何面对。这一天究竟什么时候到来,谁都不知道,但很少会有伤痛滞留整整一生。如果我们无法靠与对方的沟通去解决,也无法靠及时的自我沟通去解决,那我们就只能把它交给时间去解决,这也是唯一的办法。 面对陌生人的言论和伤害,我们需要知道他们不重要,或者至少尝试让他们不重要;面对认识的人的言论和伤害,我们要认识人性,降低自己的期待,让自己放松;而面对亲密的人的言论和伤害,我们还有时间。 引自 6. 如何面对别人的言论和伤害? 来自陌生人的谩骂,也许他们只是想骂人而已。来自认识的人口出恶言,想想三个问题:第一,他对我重要吗?二我是不是真有这个问题?三他是不是没有控制住自己人性的黑暗面
07 别做情绪的绑匪,也别做情绪的囚徒
所谓情感绑架,其实就是很复杂的偷换概念,把“自己”“关系”“责任”全部混淆在一起,使得情绪一团混乱。我们要厘清复杂关系,避免被情感绑架,就需要这样的冷静甚至冷血。 引自 7. 别做情绪的绑匪,也别做情绪的囚徒
81人阅读
周大福的小欢喜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3 “解决问题”不是结果,是前提
07 先确定对方是不是“笨蛋” 笨蛋要用和笨蛋沟通的方式沟通,如果用错了方法而导致造成了不...
-
4 共情的情,不是情绪,是情理
-
5 不是“我和你”,是“我们”
01 别让“对错”毁掉沟通 乙方的三方面困扰 1.对错的思路造成了封闭的判断。因为当你觉得自己...
-
6 找到你自己
01 只有感受,不叫成长 每日复盘,作者是通过查看当天聊天记录去回顾:今天说的话是否合适或...
> 查看全部4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