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烟云
56个笔记
◆ 关于《京华烟云》
>> 一九三八年的春天,父亲突然想起翻译《红楼梦》,后来再三思虑而感此非其时也,且《红楼梦》与现代中国距离太远,所以决定写一部小说。最初两个月的预备全是在脑中的,后来开始打算,把表格画得整整齐齐的,把每个人的年龄都写了出来,几样重要事件也记下来。自八月到巴黎时动笔,到一九三九年八月搁笔。其中搬迁不算,每晨总在案上著作,有时八页,有时两页,有时十五页,而最后一天共写了十九页,成空前之纪录。其中好多佳话或奇遇,都是涉笔生趣,临文时杜撰出来的。
◆ 第四章 沐恩光木兰入私塾 探亲戚曼娘交新朋
>> 木兰年岁还太小,不懂得什么是爱情,只是觉得结婚好玩儿而已。她只是微笑。
“我只是喜欢平亚。他好斯文。”
曼娘说:“那我让你嫁平亚,我就给他做妾好了。”
木兰说:“我怎么能呢?你比我大。”木兰停了一下又说,“总而言之,我不喜欢男孩子。最好我自己是男孩子。”
>> 木兰心里忽然闪过了一个奇妙的想法。
“姐姐,我倒想试试。你给我裹裹脚看看。”
这个主意,曼娘也不能拒绝。她俩关上门,好叫别人看不见。木兰吃吃地笑,伸出了脚。曼娘给木兰脱下鞋、袜子,用两条长白裹脚布给木兰裹脚,除去那大脚趾头之外,把其余的脚趾头用尽力气裹了起来。木兰觉得两只脚都僵硬了,再没法子动。
第二天,木兰决定不裹了,更希望长成男孩子的脚才好。
◆ 第十章 马祖婆呼风唤雨 牛大人作势装腔
>> 照当年的情形论,好人不能够做官;活动的人也不能做官;缺乏耐性的人也不能做官;诚实的人不能做官;有学问的人不能做官;太聪明的人不能做官;敏感有良心的人不能做官;勇气太大的人也不能做官。官场的人物,甚至于那个时代的腐败官僚,也是形形色色不一的,因为官场人物的来源是形形色色不一的缘故。官场就像一个海,官宦人家各样的子弟,所有不能以别的方法谋生的,自然也有些个诚实的、有学问的、活动的、有良心的,都跟其他不成材的一起,像垃圾一样,一齐倾倒在这个宦海里。但是在这个宦海之中,风浪很多,有的人沉下,有的人浮起,只有富有精力才智,再加上几分黑心的人,才能够乘风破浪,飞黄腾达。在那千万的官员之中,一个人必须既不太诚实,也不太急躁,也不太想有作为,也不太想求进步,不太敏感,不太讲良心,还有后台撑腰,大概才能确保官运亨通。
◆ 第十一章 训纨绔姚思安教子 食黏粽曾平亚丧生
>> 神的心若也是肉长的,看见人间这种至情,不会忍心不救他一命。但是神是又瞎又聋,也许到九霄云外遨游去了
◆ 第十六章 遇风雨富商庇寒士 开蟹宴姚府庆中秋
>> 再后,看木兰的:
妹木兰鞠躬。承允自葡萄牙国寄下书信,今事如何?是否葡萄牙将易为香江牙?但不论葡萄牙、香江牙,甚至黑豆牙,但幸勿易牙过于频数。收到象牙钮扣,敬致谢意。
但为何独无一物孝敬慈亲,何故?连雨多日,天气转凉。如能共此笔墨,乐何如之!
>> 珊瑚说:“我有一个主意。咱们来玩‘折桂传杯’吧。前天曼娘送来了桂花。这个游戏是把一枝子桂花围着桌子传,同时一个人打小鼓。到鼓声一停,桂花在谁手里,谁就得喝一口酒,说一个笑话。”
◆ 第十七章 听命运木兰订婚 逃圈套银屏出走
>> 生平第一次,她觉得嫉妒她妹妹。过去还没有向立夫提过什么婚事,可是木兰有一种预感,就是,早晚莫愁会嫁给立夫的。但愿她和妹妹易地而处好了!她向妹妹瞥了一眼,说:“我不是过去常跟你说,你将来会比我有福么?”
◆ 第十九章 公子哥儿话时尚 莫愁妹子展辩才
>> 林琴南是福州的一位老学者,不通英文,他翻译时,是由一个英国留学生把原文译给他听,他再写成文章。他最出色的本领,是他用文言文写长篇小说,这是前所未有的。他的译文风格,前后一致,琅琅可读。原作内容虽各有不同,译文皆能符合原文之旨趣,这是他的汉译小说能风行一时的缘故。
>> 儿把他要穿的衣裳放在床上,就要往外走,体仁伸出两只手说:“好妹妹,你若肯来伺候我,我就向妈妈说要你来。”“妹妹”一词在这儿用,当然有男人称女情人的意思。所以锦儿立刻把两只手往后缩,说:“放尊重点儿。谁是你的妹妹?”
◆ 第二十章 终身有托莫愁订婚 亲子被夺银屏自缢
>> 凡人愚而妄,其为祸害则加倍地强烈。愚蠢再与刚愎携手,则愚蠢倍增。
>> 银屏算不算个好女人呢?不错,天下有坏女人吗?只要环境地位变动一丁点儿,银屏在人世所占的地位也就和木兰的母亲一样了——是财产万贯之家的女主人,能干的主妇,热爱子女的母亲,儿女心目中的完人。
◆ 第二十一章 木兰出嫁妆奁堆珠宝 素云吃醋唇舌逞毒锋
>> 就是人在福中要享福,莫在福后空回想。财富,在黑暗天空中放出的烟火,看来是霞光万道,光彩耀目,结果最后只是烟消光散,黑灰飘落,地上留下些乌焦的泥巴烟花座子而已。
>> 木兰说过,她嫁得算是如意,虽然她从来没和立夫真正恋爱过。她嫁给荪亚,良心上是一片清白。荪亚爱她,她知道。婚后她会爱荪亚,她也知道。在这种爱里,没有梦绕魂牵,只是正常青年男女以身相许,互相敬重,做将来生活上的伴侣,只是这么一种自然的情况。只要双方正常健康,其余就是顺乎自然而已。若想使妻子永远像天仙一样,永远具有使人意乱情迷的魔力,使她那既是情人又是丈夫的男人永远沉醉在她的诱惑之下,或者使丈夫也永远有同样力量,并不容易,自属真实;但是老天爷确已赋予了年轻夫妇一种自然的相处方法,这种方法就犹如情爱的水泥,由于赋予男女双方对于对方所有而自己所无的某些品质的需求,由于赋予了男女双方对于彼此各自具有的吸引力,就能修补微小的裂缝,能熨平婚姻衣裳上的绉痕,每天随晨光俱来的,又是一件新衣裳。性的迷惑存在于正式的婚姻之内,也存在于正式婚姻之外,而人类终必化为尘土的肉体,在婚姻生活上终必丧失性的诱惑力,真是可堪一哭。
◆ 第二十三章 牛家失势捉襟见肘 曾府燕居适性娱情
>> 不过,我告诉你,做官的越是对下级摆出威风严厉神圣不可侵犯的样子,在上级之前就越发畏缩,越发像个耗子一样。这就是谄媚逢迎之辈的求进之道。
>> 人本过客来无处,
休说故里在何方。
随遇而安无不可,
人间到处有花香。
◆ 第二十五章 遭子丧富商购王府 慕兄势劣妇交娼优
>> 以风驰电掣的速度在树枝子下面奔过时,体仁连忙低头,他的头后部撞上了树,摔下马来,躺在路上。医生说他是脑震荡,兼右胳膊、腿都受了伤及内出血,撞伤太重,没办法施行手术。
◆ 第二十七章 红玉阿非纯情挚爱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 他回答说:‘大耳铃,而今在学校不学作对联了。我们只学打棒球!’”
◆ 第三十章 贪利追欢素云甘堕落 因情应势木兰议从商
>> “王八”本义是忘了第八个重要美德,就着“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耻”字,但是习惯上和乌龟弄到一起了。
>> 哎,家就是个枷,是个枷!
◆ 第三十一章 老多病遗臣却聘归隐 少年游才俊临水登山
>> 而且,他也知道,若给阿非另择配偶,一定会使身体娇弱性格冲动的红玉伤心而死,无异是雹碎春红,霜凋夏绿。
>> 今天早晨你已经把窗台擦了三四次。我看你不久要找把笤帚给她扫地了。”
阿非微笑招认说:“我已经扫过了。”
红玉啐了他一下。
>> 阿非说:“我每次都听她的话,怎么还会吵架?”
红玉说:“好没羞!”然后向木兰说:“每次吵嘴我若不让着他,他会更凶。他自己还不知道呢!”
阿非说:“天哪!每次争吵她都占上风,还说让着人家!”
红玉说:“我跟你说过什么难听的话没有?”
阿非承认说:“妹妹,你没说过。”
木兰说:“好了,我但愿你们永远在一块儿幸福快乐,那就好了。”
>> 红玉现在对木兰说了句良心话:“我不知道我为什么那么怕失去了他。”
木兰说:“这就是你爱得太深了。爱是永远不能封口儿的创伤。女人爱别人的时候,一定会觉得自己失去了什么,那是她心灵的一部分,她于是各处去寻找失去的那部分灵魂,因为她知道,若不去找到,自己便残缺不全,便不能宁静下来。只有和自己的意中人在一起时,才又完整如初;但是自己的意中人一旦离开,自己又失去意中人携走的那一部分,那就直到重新和意中人团聚时,才又得到安宁。”
>> 游完北京,再游杭州,犹如饱餍甘脂之后,再喝一杯龙井。北京美景之中,木兰最爱西直门外的高亮桥和北海以北的什刹海,因为此两处具有田园之美,使人想起了江南。
>> 自寺院再往上行,风景越险怪,越雄壮,路旁翠柏夹道,远处山峰上怪岩奇石如野兽蹲伏,姿势各异。过了水帘洞,见一飞瀑,高在顶端,水势下落,恍若银屏,水星飞溅,人衣尽湿。
>> 立夫上了岸,看见了木兰雪白的脚腕子,又光润,又细小。木兰根本就没想掩藏,反而抬头看了看,向立夫低声说:“拉我起来!”不胜木兰的撒娇与美丽的魔力,立夫就把她拉起来。木兰的真纯自然,竟使尴尬的场面,一变而为天真美丽。立夫觉得木兰真是异于凡俗,也与自己的信念不谋而合。
>> 立夫已经走下石阶,正立在下面黑暗的石碑旁边。石碑有二十多尺高,历时已有两千年,上面罩着棕黄的干枯苔藓。立夫往上看,看见木兰秀丽的侧影,背后衬托着色彩富丽绚烂的晚霞。
>> 现在只剩他们两人了。木兰过去从来没有像这次在如此美好的天气和立夫走下山来,心情又如此之愉快。因为她对妹妹莫愁有深爱,又对立夫有信心,所以自觉十分安全,不敢有何意外的发展,何况又喜爱与立夫独自在一起这种无可比拟的感受,所以两个人谁也没有说减慢脚步,好等待别人。他们到了杉木洞,觉得杉木清凉的树荫,实在诱人,于是走到树荫中休息,等候后面的人下来。
>> 这次旅行留给木兰一个永久无法消除的影响。她深深体会到,只要和立夫在一起,她就会永远幸福,永远满足。他们一同看见泰山的日落日出。同是日落日出,不知为什么,在平地上看见就大为不同。立夫缄默无言,站在秦始皇无字碑前的黑影,黎明以前的那段散步,在杉木洞中几分钟的谈话,都富有精神上的深义。木兰不太了解那深义为何,也不能以言辞表达出来,但是她知道由于那些得之不易的刹那,又那么天造地设的机会,她把人生看得更透彻,更清楚了
◆ 第三十二章 北京城新学旧派人文荟萃 静宜园淑媛硕彦头角峥嵘
>> 他们醉心自由诗,那种自由诗真自由到空洞无物,他们提倡无韵诗,那无韵诗真无韵到一无所有。
>> 杜威的哲学
>> 在民国七年,谁是伟大的翻译家和西洋思想文学的输入者呢?不是林琴南和严复吗?可是严复现在是个吸食鸦片的人,而林琴南只是一个引人生厌的老古董了。
>> 下一代,一定在上一代的维新派与那一代的先驱者身上,踏过前进。康梁林严,虽然对他们的时代确有贡献,可是他们的时代过去了。总结一句,他写出:“同样,我们今天这批时代先驱,也会过时的,同样也会被十年后前进的那一代抛弃于道旁的。但是我们很乐于为后来者让路。”
>> 只有陈独秀教授成了托洛斯基派,在狱中憔悴孤独,苦度时光。
>> 但是他并没投身于此项战斗之中,一则是,他天生是个人主义者,不愿完全加入哪一派。他的本性是,若逢大家都异口同声附和一个意见时,他偏要表示异议。他头脑清楚,有真知灼见,所以不愿接受钱玄同对中国旧文学的诋毁。并不是他个人不喜欢钱玄同,因为钱玄同天真自然,像孩子一样害羞,这就表明他有接受新的现代思想、事物的无限希望。
>> 木兰对中国旧东西有感情上的热恋,立夫因为知道文学上美的真义,他也有木兰的想法。林琴南当时已是一个胡须稀疏的老人,他说的北京话是带福州口音的,听来非常要命,声音软而低。
>> 你忘记《庄子》了吗?没有谁对,也没有谁错。只有一件事是对的,那就是真理,那就是至道,但是却没有人了解至道为何物。至道之为物也,无时不变,但又终归于原物而未曾有所改变。
>> 他们的精神思想都残缺败坏,手提西洋手杖,往地狱的路上走去,旧文化一无所知,现代的社会意识,也一无所有,在民国的幼稚年代,兴高采烈地浑水摸鱼。
◆ 第三十三章 论中西辜老发奇论 悟签文玉女溺荷池
>> 阿非瞪着眼看,好像上下牙粘上了漆,一动也不能动了。
>> 后来,她又多次和宝芬说话,发现宝芬也通经典,也会诗词。她想到弟弟阿非。忽然她想起红玉在西湖月下老人祠抽的那句签文:
芬芳香过总成空
她名字叫“宝芬”!
>> 这时候有蹊跷的事情出现了。前几天阿非已经常去看母亲,比以前去得勤。现在宝芬在木兰那边儿帮忙,阿非又常去看木兰。木兰感觉到了危险,就明白告诉阿非不要和新来的丫鬟太要好。
她对弟弟说:“你要知道,你现在等于和四妹订婚了。”
阿非自己辩护说:“我喜爱宝芬正和你喜爱她一样。”
>> 阿非,也有点儿像他哥哥,对年轻的美女极其殷勤。他常自愿帮宝芬做事情,比如擦擦茶杯、茶托儿,跑去找火柴等事。甜妹有一次发现阿非和宝芬一起笑,抢一盘子茶碗,她没和别人说。
>> 辜鸿铭说:“怎么能信!不过我相信你的话。现代的女人再没有这样迷人的气质了。你们知道她的驻颜妙术为何?那就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深居闺房,并且裹脚的缘故。你们年轻女士若是出门儿,再加上打网球,像现代的女学生,三十岁就老了。”
>> 幼读诗书经传,长难逃乎情网。经月老之垂示,遂启我于愚蒙。
神意既明,如梦方觉。感天地之无穷,叹儿命之有数。已矣乎!生死难逃,勿为儿悲。纯洁骨肉,璧还父母。姑母姑丈厚我至情,务请代为申谢。弱弟黾勉,敬事双亲。恕小女之不孝,容图报于来生。
薄命女红玉绝笔敬叩
>> 太太放声大哭,一边哭着一边说她那苦命的女儿,自从孩提时在什刹海看见淹死的那个小姑娘,就一直怕水。
◆ 第三十四章 利欲熏心王府探宝 职责已尽四海云游
>> 姚太太说:“我在这个世界也待不久了。在我最后这一段日子里,你一直伺候我。你知道别人说我恨银屏,说我反对我儿子和那个丫鬟的婚事。其实不是这么一回事。我现在倒要找个丫鬟,叫我儿子娶她。”
>> “红玉自己有了她独特的了悟。你们要想她的好处。阿非,记住,她的死是为了让你快乐。除去至道,谁能注定事情会这样演变呢?”
这时候,红玉的母亲和阿非都很难过。女人有人低声啜泣。
>> 阿非精疲力竭,昏晕过去,站立不住,竟长伏于地上。宝芬和甜妹劝他节哀保重,扶他站立起来。他浑身瘫软,宝芬叫他日落之前赶紧回家,以免在秋风萧瑟里着凉感冒。
第二天,他夫妇起程往英格兰。宝芬的父母去送行。阿非向父亲告别之时,喉中梗塞,几乎不能成声。
◆ 第三十五章 堕落无耻素云遭休弃 钻营有术怀瑜又高升
>> 过了一会儿,莫愁才勉强说:“你母亲老想打听你的下落,好把衣裳寄去。你要好好收存这些衣裳。”
陈三勉强收住眼泪,他说:“我一定永远不穿。”
◆ 第四十章 老实人偏拈花惹草 贤父女知釜底抽薪
>> 木兰说:“等一等,我愿你和我先生坦白讨论这件事,而达到一个通情达理的结论。当然我不会挡你们的路。我还有一个想法。不要说我异想天开。你要不要到我家去?让我把你引荐给他,就当你是我的朋友。我们一直做朋友,你在我家一直受欢迎。事情一旦挑明,你就觉得大不同了。”
>> 丽华回家之后,木兰告诉她丈夫所有的经过。荪亚越想越觉得感激自己的妻子,赏识她的胸襟风度。这次经验恢复了他俩之间的爱情,荪亚也变得更聪明懂事,遇事也看得更清楚,也体会出来什么是永久的真爱了。
◆ 第四十一章 疯狂掠夺日本走私 病榻缠绵木兰探父
>> 木兰问:“爸爸,你信不信人会成仙?道家都相信人会成仙的。”
父亲说:“完全荒唐无稽!那是通俗的道教,他们根本不懂庄子。生死是自然的真理,真正的道家会战胜死亡。他死的时候快乐。他不怕死,因为死就是‘返诸于道’。你记得庄子临死的时候告诉弟子不要葬埋他吗?弟子们怕他的尸体会被老鹰吃掉。庄子说:‘在上为鸟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至少在我的丧礼上,我不愿请和尚来念经。”
◆ 第四十二章 制毒牟利牛素云被捕 伤时忧国姚思安遗言
>> 他们自己也不得带武器,目的只是在夺回货物、击退私枭而已。
大家知道骡车的大道,那十二个人先到一个小村子里,只带着绳子。在村里一家商店中,他们之中一个人看见有大火炮,他们买了几个,预备吓唬私枭。大约两点半的光景,他们之中带着望远镜的那个人,看见骡子车来了。第一辆车上只有一个矮小的人,大概是日本人,坐在一堆货物上,另外几个人坐在最后的两辆车上。问题是对付后面车上的保镖之时,而不让前几辆车逃跑了,所以要点在完全施以突袭,攻其不备。三个人被派去对付前面的日本人,逮住赶骡车的,还要同时扣留住货物。另外九个人分成两部分,藏在大道的两边,攻击保镖,阿瑄在后面那一组里。他们蹲在一道旧墙下面。
◆ 第四十三章 报国洗前愆香消玉殒 除奸生差误李代桃僵
>> 素云就在院子里被日本人枪毙了。
◆ 点评
认为好看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