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独立:角色理论
“任何裁判者都是在一定的制度框架中履行其责任,完全的独立既不可能,也不可欲。”P157
由于同时兼任警方、检方和法官的责任,处理窦娥冤这个案件的行政官员桃杌需要权衡不同角色的风险和成本收益问题,即,“快速办案可以抚平激起的民意(民意往往要求从快从重处理)但有一定几率会造成上面翻案”和“慢点办案导致民意过大以达天听而影响仕途”之间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桃杌将会趋向于逃避个人风险和履行行政职责并因此将风险转嫁到窦娥身上,也就是说会快速断案,而不管窦娥是否是真正的凶手。
这样的情况就是多重角色集合的弊端。所以发展到后期,专门处理司法案件的幕僚胥吏就成为衙门中必不可少的成分。这些幕僚胥吏都是当时强调”翰林风月“”道德文章“的政治意识形态社会下的”失败者“,也就是落第的人才会去选择从事这种行业。于是就造成了司法经验越来越积累在底层读书人身上,而没有知识流通(别人也不愿意去学习)那么这会造成什么呢?考虑到当时幕僚胥吏的工资都不是来源于朝廷,并且薪水微薄,于是众人便开始在处理的案件中另开财源之道,最终造成司法腐败。
总结来说,封建背景下的读书人只为仕途,导致了:一,为官者主观上更多地考虑民意和升迁而不考虑司法结果的正确性;二,司法实践的知识逐渐被底层读书人垄断无法达成系统,为官者客观上没有能力去处理日常生活中的案件。
“由于不能理解案件裁判者的难题,也由于普通观众和读者一般也很难设身处地地理解这种错误的性质,在没有其他参照系以及其他可能的情况下,在我前面提及的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人们很容易“道德成瘾”,习惯性地从裁判者个人品德的进路来理解和塑造和概括生活的问题。”P281
格陵兰电吹风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婚姻制度
很有意思的是朱苏力在仔细阅读原著之后发现马文才家并非是一直一来电影所拍摄的仗势欺人的权...
-
证据制度
朱苏力提出了当时的司法制度造成窦娥冤的因素包括: 1、历史背景不同导致的证明力,即“确信...
-
司法独立:角色理论
-
制度缺失下的清官形象
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对于清官的评价大概来源于聪明、勤勉、不畏权势几个方面。所以朱苏力就围绕...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