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序·关于日本的军舰 陈 悦 日本海人社编辑出版的《世界の艦船》杂志,是闻名世界的舰船科技类刊物,在中国的军事研究者、爱好者中颇享盛誉。军事研究圈中几乎众所周知的是,《世界の艦船》杂志除了正常的连续性月刊外,不定期还会以类似特刊的形式,针对某一主题编辑、出版增刊,这些增刊因为主题集中、资料量丰富、尤其是收录的舰船照片内容珍罕,质素高,向来就是研究者、爱好者们拥趸的对象。 多年以前,在中国国内想要接触到《世界の艦船》杂志和增刊十分不易,首先是阅读途径的限制,除了可以从某些大型图书馆借阅外,其余则只能通过五花八门的方式从日本购买,费时费力。其次,则是语言门槛的天然屏障,对于这些日文书刊,很多不通日语的读者只能坐而兴叹,停留在读图猜意的程度上,难以对其内容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利用。 令人称赞的是,青岛出版社经过不懈努力,与日本海人社达成合作,终于架起了一座让中国读者能很好地了解《世界の艦船》的便捷桥梁,开始精选《世界の艦船》增刊系列中的精品翻译出版,将日本舰船科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介绍给中国的读者。早在增刊中文版创议、选题阶段,蒙出版社申尧先生的热情邀请,我和上海的海军史学者章骞先生都参与了出谋献策,在当时我就向申尧先生极力推荐翻译出版《世界の艦船》增刊中的重头戏--《日本军舰史》。 我以为,《世界の艦船》的各期增刊都可谓具有很高的价值,但尤推以日本军舰作为主题的系列增刊更值得注意。因为日本人编写有关他们国家自己军舰的书籍无疑具有先天优势,其观点、资料的准确、详实性都很容易超越国外学者之上,透过日本研究者的文字去了解日本的军舰,是一件十分难得的“原汤化原食”式的获知机会,也是把握日本海军史顶尖学者研究水平的一扇窗口。而在多本关于日本军舰的增刊中,最应该先引进出版的,就是《世界の艦船》系列增刊中页数最厚的一本、也是内容最基础的一本,总编号400期的增刊《日本军舰史》。 关乎日本军舰的书籍、文章,在中国的军事书刊中并不鲜见,对“大和”、“武藏”等等耳熟能详的著名日本军舰,中国也不乏有研究深入者。但是中国的研究者、爱好者对日本军舰的了解,实际上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多集中于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日本主力军舰,又多仅局限于军舰装备本身,而对日本军舰种类的变迁、设计的演变、建造的背景、舰队编制的发展等等系统性的基础知识则知之甚少,甚至全无所知。由此,对日本历史上的军舰缺乏总体的了解,以至于在研讨日本军舰时,常常出现只知有果、不知其因的割裂现象,对日本军舰的了解流于表面浅层次。 《日本军舰史》恰是一本为中国读者全面了解日本军舰提供门径的书。该书名为“史”,但以严格意义来说,更像是一部旧日本海军军舰的大辞典,其内容提纲挈领、将日本军舰的来路和发展源流介绍得清晰明白,而这样系统的知识,正是此前的中文书刊中无处寻觅的,也是中国研究者、爱好者们缺乏的部分。 本书中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即图片和正文,其中图片页汇聚了从明治初年到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全部日本军舰的信息和大量的军舰照片,不同于《世界の艦船》其他增刊偏重照片尺寸的传统,本书中尽管也有大量单张整页印刷的照片,但更多则是集合在一页、尺寸较小的照片,或许会有满心期望看照片的读者对此诟病,但不同编著目的的书有着不同的价值取舍,对本书而言,照片其实并不是用来给读者逐细分析的,而是属于以照片代军舰目录的意思,让读者能形象地了解各型军舰的特征。配合图片出现的注释文字,也颇具特点,即并不十分注重技术参数的完整性,而更多去诠释各艘军舰的历史以及照片的背景拍摄故事。因而,该书的图片页其实是一幅历程将近百年的日本军舰的图录。 本书另一大重要的内容便是和图片部分平分秋色的正文,分头介绍了日本军舰种类的变迁源流,明治、大正、昭和三个时代中日本军舰在设计、建造方面的发展概况,尤为用心的是还附带了日本海军的大事年表,以及关于日本海军舰队源流、日本海军观舰式源流、日本军舰涂装制度源流等诸篇探寻制度源头的文章,能使读者得以总揽日本军舰及各相关制度的变迁情况,由此也使得该书在通俗的图录之外,多了非常鲜明的学术性氛围。 关于日本的军舰,中国社会常常会出现一种声音,对去了解曾经是侵华先锋的这些军舰感到不理解。诚然,中日两国间在近代有过一场刻骨的恩怨,作为被欺凌一方的中国,看着那些曾经在中国水域耀武扬威的日本军舰,自然会有十分复杂的感情。但是,选择不去看、不去说,亦或是“逢日必反”,并不是正视历史所应有的态度,受害者如果只是坐在原地,一遍遍哀诉曾经被人欺负的苦痛,或是一遍遍高举怒拳痛喊复仇口号,都并不能使施暴者产生丝毫的忏悔或畏惧,也很难博得旁观者的怜悯与同情,乃至起了适得其反的效果。 研读历史的目的不应是为了仇恨,而是为了如何避免重蹈覆辙。 由于文化上和历史上复杂交错的关系,某种程度而言,日本可以说是中国的一面镜子。近代从同一条起跑线出发的中日两国海军,也同样居于这种关系。研究历史上中国的海军、军舰,总甩不开日本的影子,而相反,中国人来看日本的海军、军舰发展史,也总能想起同时期中国的海军。正是基于这种文化相映的现象,中国人如果不真正了解日本的近代历史,便称不得完全了解了中国的近代史,没有全面掌握日本海军的发展史,也无法说就真正了解了中国的海军史。在近代,中国的文人常扼腕兴叹,感慨日本人对中国的了解甚于中国人自己,认为这是两国博弈中中国招招落后之由,这种时代的浩叹,或许能在今天引起更多的思索。 《日本军舰史》恰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掌握日本军舰发展全局的平台、基础,我深信,当通读完本书,读者不仅会对日本近代海军的发展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对中国近代海军的发展也会有更深的感触。或许还会有读者认为这本书中军舰技术参数不足、缺乏军舰线图,实则这些都并不是本书所肩负的任务,《世界の艦船》增刊中的《日本战舰史》、《日本巡洋舰史》等等专门的舰种史,才是进行技术方面详细阐述的书籍,在掌握了全局性的《日本军舰史》后,再来看各个舰种史,才会更有助益。从这个意义而言,《日本军舰史》是中国海军史研究者、爱好者必备的案头基础工具书,是打开日本军舰历史大门的第一把钥匙。 《日本军舰史》因为大量涉及了舰船、海军等专业知识,本书的翻译难度大、翻译工作琐碎,就学于东北师范大学日本史专业的王鹤先生承担了全书的翻译,较好地再现了日文版的风貌。王鹤先生是海军史研究会会员,致力于研究近代中日两国海军对比,以及日本海军的发展历史,由他来翻译本书,无疑是再恰当不过的,在此我谨向他付出辛勤劳动、倾注心血而取得的这份成果表示祝贺!同时,也向日文原版的编者、作者致以敬意! 希望《日本军舰史》中文版的出版,能让中国的读者对日本的海军有更深的了解。
114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