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儒學案卷六十二·蕺山學案,894-895頁
子庸
读过 黄宗羲全集(全十二册)
心以物爲體,離物無知,今欲離物以求知,是張子所謂反鏡索照也。然則物有時而離心乎?曰:「無時非物。」心在外乎?曰:「惟心無外。」 獨字是虚位,從性體看來,則曰莫見莫顯,是思慮未起,鬼神莫知也;從心體看來,則曰十目十手,是思慮既起,吾心獨知時也。然性體卽在心體中看出。 心之官則思,思曰睿,睿作聖。性之德曰誠,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此心、性之辨也。故學始於思,達於不思而得。又曰:「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道心即在人心中看出,始見得心性一而二,二而一。然學者工夫不得不向危處做起,是就至粗處求精,至紛處求一,至偏倚處求中也。(擇善固執,正是從氣質上揀擇德性來,所以至精。) 引自 第八册 明儒學案(下)
40人阅读
子庸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明儒學案卷六十二·蕺山學案,893頁
釋氏之學本心,吾儒之學亦本心,但吾儒自心而推之意與知,其工夫實地,卻在格物,所以心與天...
-
明儒學案卷六十二·蕺山學案,894頁
問:「未發氣象,從何處看入?」曰:「從發處看入。」「如何用工夫?」曰:「其要只在慎獨。...
-
明儒學案卷六十二·蕺山學案,894-895頁
-
明儒學案卷六十二·蕺山學案,945-946頁
工夫所至即爲本體。 學者只有工夫可説,其本體處,直是著不得一語。纔著一語,便是工夫邊事。...
-
明夷待訪錄·建都
或問:有王者起,將復何都?曰:金陵。蓋時勢、風氣不同故也。 或問:北都之亡忽焉,其故何也...
> 查看全部74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