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是先有认知,还是先有分类?(6/10)
“卡片盒是学术界的集装箱,不必将不同的想法分开存放,所有内容都被标准化成相同的格式后存到同一个卡片盒中。”——申克·阿伦斯《卡片笔记写作法》 引自 没有人完全从零开始写作 当我把一些熟悉的动物放到你面前,例如猴子、海豚、狮子、大象、鸭子等等,让你分类,你可能很快能分出来卵生类和胎生类、四只脚的和两只脚的、地上走的和水里游的。 但是,如果把一些陌生领域的知识展示在你的面前,让你先不要深入了解,而是先分类,你能做得到吗? 我相信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结构是要在认知之后才会出现的。 我过去记笔记,喜欢先给每一个领域的知识,准备一个笔记本。以为这样做笔记有利于整理和复习,结果我人为地把知识给分割开,人也跟着裂开了。 在运用卡片盒时,让我们先不要考虑知识的分类,只要是记录下来的笔记,都放到同一个卡片盒里,注意哦!是同一个卡片盒! 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卡片盒里自然而然地就会生长出知识的结构,甚至你会发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边界感,并没有人们人为划分的那么强,什么理科和文科,什么经管和育儿。 在经过卡片盒的刻意地思维训练后,现在的我觉得很多知识之间,都是相通的,公司里管人的知识,不也可以用来教育小朋友吗?反过来也如此,因为你会发现,很多成年人心里都住着一个没有长大的小朋友。 查理芒格说过,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建立自己的多元思维模型,跨学科的,跨领域的。这样,我们才不会成为一个手里拿着锤子,然后把任何问题都看作钉子的人。
33人阅读
华伦同学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你会去复习自己曾经的笔记吗?(4/10)
“专注于事情的根本,而不是把事情不必要地复杂化。”——申克·阿伦斯《卡片笔记写作法》 在...
-
我终于知道,为什么写作是唯一重要的事(5/10)
“有了想法只有自己知道,就等于没想法。”——申克·阿伦斯《卡片笔记写作法》 感谢能打开这...
-
知识,是先有认知,还是先有分类?(6/10)
-
卡片笔记写作法的标准流程(7/10)
“写作使我们更有可能理解所读到的东西,记住所学到的东西,并让我们的想法变得有意义。”—...
-
用卡片盒给你的写作建立内在动机(8/10)
“只有当工作本身就是激励时,驱动力和奖励才能可持续动态循环,从而推动整个任务前进。”—...
> 查看全部11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