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居建筑改造与现代化生活
4、5号房改造期间,每天都有好奇的村民进来参观,其他村的村民也来“看稀奇”。对于与外界接触相对较少的村民来说,我们改造后的民居给了他们很多启发,不少人纷纷效仿。我们改造民宿的初衷并不是为了利,而是为了告诉村民哪些必须严格保留,哪些能够进行合理改动和优化,解决传统民居建筑保护与现代生活方式相协调的问题,为他们提供可参考的示范。当我们在建筑材料的选用、室内装饰的选择、构造上的改良等各个方面的探索被村民应用到实际操作中时,我想,我们团队试图在民宿改造中达成的目标正在一步步实现 引自 从民居到民宿,布朗族传统建筑的活化 邹怡情 改造传统民居建筑作为民宿,并不一定都是出于盈利目的,优秀的传统民居建筑改造可以为其他人改造传统建筑提供思路与灵感,使传统民居建筑能更贴近现代化生活的需要。
作为宣城泾县人,左靖对这样的老宅并不陌生,家中祖屋就是这种传统徽式建筑的格局。但老宅的居住体验给左靖留下的记忆并不美好,“小时候觉得老房子非常阴森、恐怖,我很害怕”。2001年,左靖曾在老家泾县的查济村策划过一个艺术展览,他自己也创作了个名为《为古宅排气》的作品参展,寓意排掉古宅的陈腐阴森之气,使其焕发新生。 引自 关麓小筑,徽式古民居的新生 贺靓 宅子改造的完成,引发了后续很多的故事。其中令左靖格外欣慰的,是给周边村民带来的改变。他还记得,刚到关麓时,村民对老房子的消极态度。老宅年久失修,阴冷潮湿采光不好,很多村民并不珍惜自己的房子,甚至希望它早些倒塌,好建新式楼房。关麓小筑的改造给了他们启发,越来越多的村民认识到老房子的美,有的开始动手修复宅子或直接将其改造成民宿,他们会来关麓小筑参观,也会找左靖寻求改造和装饰上的具体建议。左靖很乐意,“能给村民做个示范,我觉得这就是改造老建筑起到的一个积极意义”。 引自 关麓小筑,徽式古民居的新生 贺靓 传统民居建筑无法满足居住者对于现代化生活的需要,居住者便对传统民居建筑持有较为消极的态度,若是能对传统民居建筑进行合理的改造,使其能够满足现代化生活的需要,那么居住者会更愿意改造并保护好传统建筑,而不是盼望它倒掉建新楼。
读到这,我想起了村里的古厝和逐渐盖起来的水泥房。住在古厝里确实有许多不便,但是相对于水泥和砖砌起来的方方正正的新楼,我更希望能看到大家对古厝进行改造,保留住这一传统建筑,保留住闽南人的古厝。
39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