湮没在人群中的我的脸
再从小处说,就是日本人自己,对同一集群之外的“人者”,通常也取一种冷漠与疏远的态度,在学校、会社、团地甚至街头公园,这样的情形经常可以看到。它的好处是能增加内聚力,那种由一体感造成的团队精神,能让利益相关的日本人团结得像一个人。可随着年功制的解体,工蜂式工作伦理崩溃,传统习尚的权威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挑战,其中也包括对这种同一性的挑战。当然,长期的教成和习得使他们不可能下子变得像西方人一样独任自我。端着一张公式化的脸,他们对上司和先辈,仍然谨慎地用着敬语;租屋或搬家,仍会主动拜访邻居,问好道别,但心里早已不是那么回事了。 这样做的后果无疑是严重的。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受到了主流社会的排斥。现在,年轻人的常用词语中,出现了以“村八分”为词源演变的“はぶる”,即证明这一点。有些人抗争了,结果并不理想;更多的人知道自己是无力抗争的,所以只得在公众场合端着公式化的表情做大家,只有独处的时候才放纵狂野的内心做回自己,乃至拒绝社交,用极端的排他与自闭,表示个人的坚持。 引自 湮没在人群中的我的脸
38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