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作为审美范畴的“寂”(一)
对于深入“风雅”之道,并在其间见出安身立命之境地的人们而言,充满穷苦、困乏的现实世界是“虚”,而在其安身立命的境界中,那自由自在之心,又将自我投射到客观中,于是这种境界也就变成“实”。由此也可以说,是将丑恶的现实世界自由地加以抹杀,达到一种“所见者无不是花,所思者无不是月”那样的境界。 引自 六 作为审美范畴的“寂”(一)
25人阅读
雍门周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六 作为审美范畴的“寂”(一)
-
七 作为审美范畴的“寂”(二)
见到花红叶绿,便生凝赏之心,但不可久久住不放。慈圆有歌曰:“柴户有香花,眼睛不由町住它...
-
日本美学基础概念的提炼与阐发——大西克礼《幽玄》《物哀》《寂》“三部作”及其前后(译本序)
“物哀”是鲜花,它绚烂华美,开放于平安朝文化的灿烂春天,“幽玄”是果,它成熟于日本武士...
> 查看全部3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