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克福学派P79
车欠
读过 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
娱乐和信息工业(文化业)生产出来的东西是令人难以抗拒的,因其蕴含着某种预设的观念和习俗,通过激发精神上或情感上的反应将“心甘情愿的”消费者和文化的生产者绑定在一起;进而,文化的受众也就被纳入了整个资本主义体系。这些文化产品向人们灌输着某种虚假意识,操纵着人们的思想,让大众无法看清其欺骗性……这已经成了一种生活方式。这是一种很“好”的生活方式,至少比以前好。在这种生活方式之下,绝不会发生任何质。因此,就出现了一种单向度的思维与行为模式,那些试图超越既有话语和行为范畴的观念、愿望和理想,要么被摒弃,要么被纳入现存的体系( Marcuse,1968a:26-27) 通过剔除高雅文化中的对抗性、异质性和超验性因素,消弭了文化和社会现实中的冲突,原因是这些冲突显示了现实的另一重维度。这种对二维文化的清算并非通过拒斥“文化价值”的方式完成,而是通过将“文化价值”纳入既存秩序体系,再对其进行大规模的再生产和展示来实现的( Marcuse,1968a:58)。 如今,群氓文化轻而易举地对种种程式、惯例和标准进行着持续的再生产,这导致绝大多数人就连说话的方式都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如果有人不按照群氓文化“规定”的那个调调来讲话,那么其自身的存在就会受到威胁:别人要么将其视为白痴,要么将其归为知识分子( Adorno,1991b:79)。 引自 法兰克福学派
100人阅读
车欠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E.P.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构成》P59
在汤普森看来,英国工人阶级和其他阶级一样,是一种“历史现象”。工人阶级既不是一种“结构...
-
法兰克福学派P79
> 查看全部2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