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二章
书名:《执迷》
阅读进度:第1~2章
阅读用时:50分钟
金句摘抄:
1.健康的爱情需要相互信任、相互关心和相互尊重,执迷的爱恋则恰恰相反。它只不过是一种渴望,渴望一些自己没有的东西。一位执迷者即使身处一段恋情之中,也还是不满足,总是想要更多的爱、更多的关怀、更多的承诺、更多的安全感。执迷爱恋的本性是贪得无厌,对方终究会受不了无休止的索取,选择离开。
2.在火热的新恋情里,我们让缺点深藏不露,但往往忽略了一个事实:我们的恋人免不了也正在藏藏掖掖。
3.健康的恋人总是以积极的方式去对待被拒的伤痛,尽管这并不容易。他们能够直面自己的痛处,承认自己在这场感情中的失败,尽力放下无法挽留的人。
4.用消极行动转移痛苦感受的做法,在我们心理学的领域,叫做“宣泄”。
阅读感悟:
格姆的女朋友和她分手了,但他不相信这是真的。他觉得是他哪里做的不好,只要他再努力一点,女朋友就会回心转意。
于是他一大早就在楼下等女朋友,女朋友吓的不敢出门。一小时后格姆离开了,可是当女朋友到了公司时,发现格姆的车就停在她平时停车的地方。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种痴情的男女。他们对于分手的前任不肯放手,执着于追回爱人。
他们是看上去是疯狂的爱人。他们就是《执迷》中讲到的第一种对爱执迷的人--疯狂地追爱的人。他们身上一般都有这几个特征:
1.他们认定某人是他们唯一完美的爱人
他们觉得某个人是完美爱人,且只有这个人才是完美的爱人。他们眼里只有完美爱人一个人。
即使别人对他们好他们也视而不见。一旦这个完美爱人要离开他们,要跟他们分手,他们就无法接受。他们会感到失望、痛苦。他们一定要追回来。
2.他们是情感雕塑家
即使对方对他们并没有什么爱慕之情,他们也会想象成对方是爱他的。对方偶尔出于一般朋友的关心,他们会就会想象成对方和他们一样已经陷入情网。
对方的一举一动都会被他们美化。对方一个正常的微笑他们都能理解为是爱的表示。他们一直活在幻想中。
3.对完美爱人有崇拜感
有些疯狂追爱的人并没有真的与完美爱人产生交集。他们只是崇拜某个人,他们便无法自拔。
比如曾经有个刘德华的粉丝,疯狂地从甘肃的一个小县城一路追到香港,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不论是那种情况,疯狂追爱的人已经给被追的人造成了困扰。对方正常的生活或者工作被打扰,而追爱的人不只是打扰到了对方,也更是伤害了自己。
这些人身上都存在着被拒焦虑。
当我们全心投入一段恋情之中,都存在着被拒的风险。恋爱中的人,大多都体会过患得患失,担心恋人会离开自己。我将其称为“被拒焦虑”。
健康的人被拒的时候,会痛苦难过,失去感情令他们伤心,但他们会在难过之后继续生活。疯狂追爱的人不能接受拒绝和失去。他们没办法从过去走出来,他们不相信,他们会拼命地死缠烂打。
对于分手他们他们通常会有几个武器来防御
1.否认不可否认的现实
即使对方已经明确拒绝或者表明分手的意愿,疯狂追爱的人还是执迷地认为,对方并不是要真的分手。他们认为对方是在考验自己。他们认为只要足够坚持,就能打动对方,让对方改变决定。
2.将拒绝合理化
有一些执迷的疯狂追爱者,会将对方的拒绝合理化。他们会找一些自认为是造成对方拒绝的客观原因,然后天真的以为只要客观原因不存在了,对方就能接受他们了。
比如书中的一个案例,疯狂追爱者认为对方只要离婚了就会跟他在一起,于是他打电话给情敌,破坏对方的家庭。
3.选择性关注
疯狂追爱者不承认对方要分手的事实,而是将关注点放在对方可能只是出于体面说的一些话语,比如你是个好人之类的。
他们会抓住这些点不妨,固执地认为对方是爱自己的。
疯狂追爱的人固执地不放手,最终会产生飞镖效应,伤害自己。
“飞镖效应”:当我们不能够很好地表达和处理内心的愤怒时,这些感受就像一枚凌厉的回旋镖,最后伤的是自己,自作自受。愤怒的情绪钻进我们的潜意识深处,伪装得如同敏感的变色龙,变化成各种各样的症状,从头痛到疲惫沮丧。
还有一种执迷的爱属于情感绑架型,他们在被拒绝是通常会是两种反应。
1.通过自罚来发泄。
他们会通过伤害自己,引起对方的同情。如果对方不理自己,他们可能会选择让自己受伤,甚至是自杀,博得对方的关注。这样对方不得不来见他们。
2.死缠烂打:电话,蹲守,请亲朋好友帮忙等。
对方想要分手,他们要想尽一切办法出现在对方的生活中。有的人不停地拨打电话,有的人蹲守在对方的家门口或者工作的地方,还有的人会邀请亲朋好友去说服对方,总之就是搞得对方鸡犬不宁。
无论哪一类执迷者,造成他们对一段感情放不下的原因都是他们不愿意自己去承受失望痛苦或悲伤,他们认为只要自己还坚持,这段感情就没有结束,他们就面对失去。
只要他们能正视一段失败的感情,经过了失望痛苦悲伤的时期后,自然就走出来了。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